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成吉思汗的動物軍團> 蒙古國成吉思汗 朮赤降貝加爾湖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蒙古國成吉思汗 朮赤降貝加爾湖2 (1 / 2)

大家都點了點頭,因他講的確實通俗易懂,成吉思汗又補了一句,“可惜的是,我們不如漢人和女真人,甚至還不如附屬於我們蒙古國的畏兀兒人,他們都有了自己的文字,可我們還沒有。因此,現在的《大札撒》還是口頭形式的,等有了文字,再整理和編輯成冊下發。”

為了加強封地的管理,成吉思汗還將不兒罕山以東的領地,按遠近程度,分封給了哈撒兒、別勒古臺、合赤溫和帖木格四個弟弟,並將他們封為親王。

哈撒兒是大弟弟,因而領地遠在額爾古納河流域,興安嶺也包括在內。當哈撒兒去封地時,成吉思汗還特別囑咐,要他開始尋訪興安嶺的盲骨子,並與黑河以北的生女真和契丹人搞好關係。

契丹人的遼國,被女真人滅亡後,很多契丹人為了避難,逃到了黑河以北,成吉思汗準備攻打金國,當然想借助契丹人的力量,畢竟契丹人和蒙古人都受到金國的壓迫,女真人是共同的敵人。

四個親王弟弟,都有了封地,成吉思汗開始培養自己的四個兒子,準備再為他們打下一片江山。

蒙古國成立的時候,蒙古高原的東西部和南部,都納在了管轄範圍之內,只有北邊貝加爾湖地區的“林中居民”,還沒有徵服。

貝加爾湖地區,也就是當年蘇武放牧了十九年羊的地方,那裡森林密佈,周邊的森林部落也是蒙古人,主要以漁獵為生,住在由樹幹搭建的窩棚裡。

這個時候,貝加爾湖以東的地區屬於金國,湖以西的各部落,還處於分散狀況,這恰好給蒙古國提供了機會。

成吉思汗為了鍛鍊大兒子朮赤,便派他去征討貝加爾湖以西的各部落。

當朮赤帶著人馬,沿著色楞格河,快到貝加爾湖地區時,已是秋天了。

路邊上,到處是紅得誘人的覆盆子、蔓越莓等漿果,點燃了蒙古大軍的激情。

林中的河流裡,擠滿了從貝加爾湖到各支流產卵的大馬哈魚,這些色彩斑讕的魚兒,味道非常鮮美,使不愛吃魚的蒙古人,也非常喜歡。

同時,由北極向南遷徙而來的野生馴鹿,密密麻麻地佈滿了原野。馴鹿無論公母,都長著頭角,成群的烏鴉跟著鹿群,站在它們的角和背上,幫著清除身上的寄生蟲。

秋天是馴鹿發情的季節,公鹿之間爭奪母鹿,熱衷於打鬥,很容易捕殺,鹿肉和魚肉給朮赤的軍隊,提供了大量的肉食,覆盆子和蔓越莓則是餐後的甜點。

當禿馬部、朵兒伯部、斡亦剌部等部落,先後聞風而降時,已經到冬天,朮赤便留了下來,準備待到次年春天,再帶著這些部落首領,去覲見父汗。

這個時候,貝加爾湖已被厚厚的冰層凍上了,周邊地區也成了林海雪原,朮赤對這些陌生的景緻,不禁產生了好奇,便在當地首領的邀請下,參加了林中部落的冬獵行動。

當地人都有家養的馴鹿,他們穿的是鹿靴、鹿皮衣,吃的是鹿肉,喝的是鹿血和鹿奶,還就著鹽吃生肝、生肉,男人還喜歡喝淡甜的樺樹汁酒,朮赤在當地人的影響下,很快就適應了這種原始而野蠻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各部落首領的尊重。

“林中居民”也信奉薩滿教,在當地薩滿的帶動下,每天用過晚餐後,大家便抽出半個時辰的時間,一家人圍坐在火塘前,開始默不作聲,一起凝視著火焰,不時聽著“噼啪”的聲音,認為這是最好的自我修煉行為。

為了與當地人打成一片,朮赤也經常參與靜坐,更是得到了大家的愛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