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獨的枯木筒子,掏倉時不易驚動旁邊坐倉的駝子,四人便輕輕地走上去,決定掏這根憨大楊的倉。
上去後,他們發現枯木筒子外面,佈滿了狗駝子上下爬時的抓痕,從最深的抓痕可以看出,這是一隻不小的狗駝子。
他拿出了斧頭,其他三人則拿出了射殺大型獵物的重型弓箭,放出了獵犬,然後一齊用箭,對準了憨大楊的開口端。
一切準備好之後,他才走上前去,拿著斧頭敲打樹幹,這就是“叫倉”。
幾聲空響之後,裡面果然傳來了狗駝子憤怒的咆哮聲,接著又傳來了爬樹筒子的空響聲。
聽到動靜後,他立即走開了,手提著斧頭,以提防意外。
憨大楊的開口端,很快就出現了一隻半大個的狗駝子,其中一人,對準前胸護心的白毛放了一箭,它便掉了下來。
沒有想到,還有駝子在裡面。
當第二隻半大駝子,剛露出上半身,也被射中而掉了下來,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
第三隻狗駝子很大,四人都以為這就是那隻帶崽的母駝子,一箭射中後,母駝子卻沒有死,怒吼著用手拔掉了箭,還立即掉轉身子,以樹筒子作為掩護,用一對有力的前肢摟著樹幹,開始往下滑,準備向人反撲。
一人跑到樹幹另一邊,射中了它的後背,卻不足以致命,四人很快意識到了危險,趕緊讓四隻獵犬衝上去,截住了母駝子,不讓它傷人。
其他三人,也轉到了母駝子所在的那一邊,他則手持利斧,其他三人也拈弓搭箭,隨時準備下手。
這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空筒子裡面倏地又鑽出一隻碩大的母駝子,這才是帶崽的母駝子。
原來,母駝子有一個習慣,就是將上一窩聽話的母駝子留下來,以姐姐的身份,幫忙照顧下一窩的弟弟或妹妹,跟著學習如何帶幼崽。
先前那隻母駝子,便是上一窩的,體型明顯地比前兩隻大很多。
四人開始慌了,要同時對付兩隻大駝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遇到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趁獵犬與駝子周旋時,趕緊開始逃命。
但他們太貪了,見地上已死了兩隻小駝子,再殺死兩隻大駝子的話,就大告功成了,以後還可以在其他獵人面前吹牛。
格格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