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長白山的紅松已經開花了,花粉飄散到空氣中,總是瀰漫著黃色的煙霧,一旦下起雨來,松花落得人一身都是,這就是長白山附近的“松花雨”。
花粉掉入溪水中,松花雨流到松花江,松花江的河水都變黃了,這便是“松花江”的來歷。
三人邊走邊問,好不容易才在松花江邊的老林子邊,找到了遠近聞名的馴鷹屯。
馴鷹屯中,疏疏落落地分佈著二三十戶人家,每家門前都有兩到三個鷹杵子,是專供馴鷹站立的木架。鷹把式都心疼自己的鷹,鷹杵子一般用黃菠蘿樹幹製做,其質地軟,不硌鷹爪,還帶著暖意。
很多海東青,都是從東北方向的海上,向南遷徙到馴鷹屯周圍的懸崖上棲息時被捕的。
以前的遼國,現在的金國,都有上貢並交易海東青的慣例,這裡的女真人,覺得有利可圖,索性以捕捉並馴養海東青為生,從而形成了現在的“馴鷹屯”,而捕捉並馴養海東青的人,便被稱為“鷹把式”。
進入屯中,路上到處都是架著海東青的鷹把式。
金國的皇帝、王公貴族所玩的海東青,基本上都是由馴鷹屯上貢的,這些女真人的生活條件,還算是相當不錯的,他們用海東青換回了很多漢人所釀的烈酒,就是房屋破舊了一些,而且也都是高麗人所住的那種,青一色的土牆,頂上苫蓋草的草頂房。
忽魯帶著德薛禪和鐵木真,來到了靠近山邊的一戶人家。這戶人家的鷹杵子上,有兩隻海東青。他們送了三張水狗子皮,向年老的鷹把式說明了來意:“我的兩個蒙古朋友,想看看你們是怎麼捕捉和馴養海東青的。”
一提起海東青,老人的眼睛立即明亮起來,主動為客人介紹了捕鷹和馴鷹的全過程。
鷹把式所捕的海東青,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雛鷹,另一種是大鷹。雛鷹好馴,但沒有大鷹的野性和生猛,長大後的捕獵技巧,跟在野外長大的鷹相比,也差了一大截。
因此,經驗豐富的鷹把式,都直接馴養大鷹,步驟分為捕鷹、熬鷹、過拳、勒膘、跑繩和架鷹等。
捕鷹:這個時候,馴鷹人還沒有發明,在遠離鷹巢的地方,用網和餌鴿誘捕大鷹的方法,因而只能採用最原始的,到鷹巢捕捉的方式。
這是非常危險的行動,鷹的巢一般築在懸崖峭壁上,巢邊往往還棲息著毒蛇。
如果要捕雛鷹,則要在春天,白天也行。捕鷹人至少兩人,一人在崖下,手裡提著弓箭,眼睛盯著空中,提防隨時都可能回來的大鷹。
鷹把式先要踩好點,次日一早就到懸崖下的樹林中等候。雛鷹餓了一個晚上,一早就會餓得大叫,大鷹天一亮就會出去覓食。捕鷹人趕緊爬上懸崖,小心翼翼地靠近鷹巢,將雛鷹抓回來。
捕大鷹的話,就要帶上網,爬到鷹巢前,直接用網罩鷹。
這就要提前踩好點,懸崖不能太陡,崖上還沒有毒蛇,只有在漆黑的夜晚,大鷹看不見,方才下手。這也非常危險,一不小心,就會跌下懸崖而死,同時還得提防鷹嘴和鷹爪傷人。
熬鷹:這是針對野性難馴的大鷹。抓回來的大鷹,腳上繫上腳絆後,就放在鷹杵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