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圍圈中受傷的黃羊,就交給了鐵木真等小獵人。
有經驗的成年獵人,迅速地分成了好幾隊,他們都帶上自家的獵犬,開始採用車輪戰術,在大包圍圈中追逐帶頭逃跑的公羊。
在一片慌亂之中,面對一隊又一隊的獵人輪番地追趕,黃羊群只得在大包圍圈中拼命奔跑,很快就跑不動了。
獵人見狀,立即帶著獵犬撲了上去,黃羊又死的死,傷的傷。
好幾個獵人,其中也包括蒙力克,獵到興奮處,索性從馬背上一個縱躍,騎在前面的公羊身上,然後用雙手握緊羊角,用腿夾死公羊。
這些公羊的頭角,後來都被做成了裝飾品,掛在氈帳的哈那上,成為這些獵人炫耀的資本。
這一場圍獵,鐵木真、哈撒兒和四隻獵犬的收穫也不小,總共捕殺了八隻黃羊,鐵木真用布魯棒敲死了兩隻,哈撒兒也敲死了一隻,三隻蒙古獒各咬死了一隻,大白表現不俗,竟然咬死了兩隻。
蒙古人打獵也有規定,主要是捕殺公羊,儘量不殺懷孕的母羊,但在一片混亂之中,還是有很多母羊被獵犬咬死。
在分黃羊時,塔裡忽臺和脫朵再也無話可說,給鐵木真一家分了五隻黃羊。五隻黃羊,足以讓他們一家人開心好些天了。
吃了黃羊肉,蒙力克又帶著一群孩子,上山捉獺子了。
獺子與兔子一樣,都是食草性動物,喜歡棲息在草長勢很好的向陽山坡下,當草泛青後不久,它們就開始長水膘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秋天的獺子,經過一個春天和夏天的進食,身子變得圓滾滾的,肉厚膘肥,是草原狼和蒙古人都喜歡的肉食。
蒙古人捕獺子,除了獲取皮毛,吃美味的獺肉,也為了煉製獺子油。獺子油除了治燙傷,還可以治冬天的凍傷,對氣候非常寒冷的蒙古草原來說,冬天的獺子油,是非常實用的東西。
在春天捕獺子,主要是捕殺個頭大的公獺,為的也只是吃肉解饞而已。
開春過後,鐵木真就吃到獺子肉了,這都得歸功於大白,平時基本上不用餵食物,它透過捕食野兔、獺子、黃鼠等,就足以填飽肚子了。
除了填飽自己的肚子,大白還經常叼著獺子和野兔回家,送給主人吃。
獺子是群居動物,又很機警,還有專門的哨兵,一有風吹草動,就趕緊躲進洞裡,一般的犬是很難捕殺的,大白又是怎麼做到的呢?
原來,它聰明地借用了羊群的掩護。
羊是獺子的玩伴,兩者都是呆萌的食草動物,沒有羊群出現時,獺群完全暴露在外,過得很累,除了提防空中的大雕,還得提防來自各個方向的草原狼。
見到蜂擁而來的羊群,獺子當然高興了,立即混進羊群,以羊作為掩護,放心地吃起草來。吃飽以後,它們還開心地在羊群裡追逐和嬉戲。
經驗豐富的獵犬大白,便經常混在羊群中,很容易就捕到了不設防的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