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齊人之福(兩章合一)
“老太爺和小姐回來了。”
自辛氏的車駕出了京城,辛氏祖宅的管家奴僕就翹首以盼了,結果苦苦等候,日日打掃最快半月的路程,老太爺和小姐慢悠悠地走了三四個月,如今見到人才放下心來。
說是祖宅,其實相當於一座莊園了,佔地極廣足有數百頃。兩側高牆內隱隱可見的樹色已泛出淡金,更遠的亭臺樓閣則只能探見幾葉高瓦飛簷。高大的烏漆銅環門前,管家笑容可掬,對著從車駕下來的三人躬身行禮。
園內水榭樓臺,亭臺雅緻,樓閣玲瓏,渾然天成清韻雅緻,當季的園中各色花卉粉的白的開得正豔,也是精心修剪照看的。
待安玄公回來之後,辛氏祖宅立刻便收到了來自世家高門大族絡繹不絕的拜帖,還有求學士子希望能得安玄公垂青所送的行卷辭賦。
這些安玄公都沒有理會,而是先吩咐管家一件事,將孫女默寫的那本醫書手劄刊印出來。
既然能捨得贈與給好友,自然也不介意公佈天下,也能為阿盈贏得一些美名贊譽。
那日盧神醫與他說那句話時安玄公便動了這個心思。
辛氏先輩哪怕並沒有什麼擅長經營的,數百年積累下來門下産業數不勝數,莊園田地商鋪作坊等等,其中也有書局和印書的作坊。不過兩三日的工夫便弄好了,一經出世,
世家大族也看得出來安玄公在為孫女營造名聲的意圖,但也是有底氣才敢推的。不說這醫書,光是這上面已隱隱自成一派風格的好字,辛氏女的書法,用不了幾年就可成一代書道大家。
看來哪怕經過一次失敗的婚約,安玄公並不急著再為孫女尋覓良婿。這讓他們許多想要上門推銷自家青年才俊的心思都落空了。
辛盈的名聲也在江南逐漸傳播開來,所攜帶的光環不僅是安玄公的孫女,還是盧神醫的高徒。
這本無名氏所著,辛盈整理編撰的醫書也在江南引發了不小的轟動,各豪族世家不缺名醫大夫,只要看上一眼便知道,其中養生之法的珍貴。
世人對於長壽延年之法向來都是不吝錢財權力的追逐嚮往。
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走卒,誰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希望能活得久一些呢。這本醫書幾乎是有多少賣多少,而且有辛氏門下的書局售賣,至少在江南之地,還沒有哪個商人敢假冒印書。
對於天下醫者則無異於奉為圭臬至寶,啟發他們對醫學一道更深入的探索理解。
雖不至於引得洛陽紙貴,但辛盈的名字的確漸漸流傳開來,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知道。
大多人都相信此書出自辛氏的傳承絕學,不愧是傳家數百載詩書禮儀的大族,許多世家高門心中羨慕不已。但能捨得拿出來也實在是肯下大手筆了,暗嘆道安玄公對這個孫女是真的疼愛不已啊。
——
阿洛此時正與祖父走在辛氏藏書室,原身年幼在祖宅居住,這裡也是常來之地。
據傳辛氏先祖在先秦時是王室藏室的主管官吏,那時天下百家典籍都彙聚在王室藏室之中,後來在王朝覆滅時藏室內大部分書籍被陪葬或毀於戰亂之中,辛氏先祖冒著危險私下搶救保住了一部分殘餘典籍竹簡。
辛氏又花費了數代心血精力整理這些典籍,以保住這些凝聚前人智慧學說的知識不至於失傳。這些藏書也成為辛氏日後躋身辛氏積累數百年的那些田地商鋪園林等財富,都比不上這一千多卷藏書。
安玄公也曾問過阿洛是想要成為名醫還是書道大家,若是都感興趣也無妨。以辛氏的家財底蘊也絕對是供養得起的。
別小看了這些,除了天分之外,學醫也需要接觸到大量的藥材去試手,其中不乏珍貴稀有的,而書法更不用說了,簡簡單單的的一套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便足以江淮地區普通的平民一家吃用個把月了,更別說臨摹名家字帖,請名師大家指導。
這趟離京一路南下出遊,安玄公也帶阿洛看到了許多民生疾苦。
辛盈名門大族出身,又有祖父疼愛,所享受的各方面待遇可以說是這個時代頂級的了。
她若想走書法一道,安玄公本身也是書法大家,精於書法,擅篆、隸書,尤以隸書造詣最深。
若是學醫,還有盧神醫在一旁盡心指導。自從那本醫書出世,盧神醫為答謝她更是傾囊相授,甚至打破自己以往行事規矩,留在辛氏祖宅,準備待她全部學完教無可教之後再離去。
就連這藏書室內也有不少與書法醫藥有關的典籍,阿洛可隨意取出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