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旁邊的宋曼青神采奕奕,甚至還接連舉手回答了於老師的幾個問題。她父親是縣裡機關單位的,母親是中學老師,還經常託人在省城買了很多有關鋼琴古典樂方面的書讓她學習。
不過當於靜教授學生示範彈奏一遍後,阿洛才意識原主所擁有的天賦――絕對音感有多驚人。
於靜所按下的每個黑白鍵帶有的音符旋律都清晰地出現在腦海裡,阿洛甚至都不需要去看老師如何彈,光是用心傾聽,那琴聲便自然而然便印入她的腦海中。這也是為什麼原主只學了兩年就能在鋼琴班上遙遙領先,甚至有望取得省賽名額,出國學習的機會。
正如於靜建議她父親時所說的,她是一個真正的音樂天才。
這份天賦有多美妙,失去時就有多殘酷,就好比從五彩斑斕的世界裡墜落掉入只有黑白二色黯淡無光的地方。如果她是生來平庸也就算了,可明明有著大好的天賦與前途,卻不幸地毀於一旦。
這些痛苦背鐘秀深藏在心底,從來不曾和別人說過,只是厄運沒有放過她,因為失去聽覺,她一而再再而三地經歷失去親人的痛苦絕望。
後來鐘秀曾無數次想過,也許不曾擁有這樣的天賦反而會平凡而安穩的。
作為一個被毀掉的天才並承受了無盡苦難的她,只能可悲地逃避痛恨著自己。如果不是數十年後真相被挖出來,她或許都沒有勇氣去怨恨奪去她人生的兇手。
――――
於靜又講了一些基礎樂理知識後就讓學生們上來彈奏,這首曲子難度是很高,許多學生因為是初學者照著樂譜彈也彈得有些磕磕碰碰,要麼有些高潮和絃部分上不去,要麼就是中間銜接不好。但於靜脾氣很好,溫柔安慰了他們,並指出他們存在的某些問題,好慢慢改進。
等到阿洛的時候,她坐在鋼琴前面,把曲譜翻看一遍,就記在了心裡,輕輕按下琴鍵。
同樣的曲譜,與前面的學生截然不同的一串輕快靈動的旋律從指間跳躍輕舞。
柔和又充滿感情,似靜靜流淌的水,又似飄浮的雲。
待到b段的抒情強烈快節奏部分,右手的跨八度和絃,輕而易舉就達到了,少女指尖的每一擊都震撼人心,成功地演奏出了這首曲目中的恢弘之感。
再到重複a段由很輕地開頭逐漸加重加速,重複高潮和絃部分,也以非常輕巧短促充滿靈氣的旋律結束了這一曲。流暢得一氣呵成,彷彿所有音符任由她隨心所欲地操控般。
阿洛剛穿進這個身體,融合後第一次的彈奏顯然還算不錯。
不止是教室裡的老師和同學們驚呆了,連站在教室外面等著接送孩子的家長們也聽到了剛才那一曲。哪怕他們並不懂得鑒賞音樂,也知道阿洛彈奏的水平明顯比其他學生高了不止一個層次,甚至有些震撼。
這種震撼更多是來自透過玻璃窗看到坐在臺上彈琴的女孩,小小年紀,就有這般驚人的才華天賦。
“這是誰家的孩子?這鋼琴彈得也太好了吧。”
為了不打擾裡面還在上課的學生,家長們不自覺壓低了聲音討論,很快有人認了出來,“我記得上個月市裡的文化杯青少年組鋼琴比賽就是這個小姑娘拿了冠軍,可厲害了呢,還上了報紙。”
“老宋,我記得你女兒也參加了比賽,拿的好像是銀獎吧。”其中又有人看向身邊一個穿著體面的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面色有一絲僵硬不自然,然後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我家那孩子最近退步了,還需要多多練習。”再看向教室裡,正好下一個被指導練習的學生就是宋曼青。
至於阿洛,於靜滿心都是激動,這個學生的音樂天賦超乎她的想象。這一首《g小調前奏曲》,她知道以自己的水準也挑不出什麼問題來。
對於宋曼青壓力就很大了,這首曲子她去年就開始在家裡練習了,自認為可以表現出彩,卻沒想到鐘秀彈奏得會這般好,她遠遠比不上。
難道鐘秀也提前學過?不會的,宋曼青搖了搖頭,鐘秀家裡那麼窮,怎麼可能買得起鋼琴練習。
在各種緊張胡思亂想的情緒之下,宋曼青別說是發揮正常水平了,甚至頻頻出錯,中斷了兩三次。
教室外面宋父的面色越發陰沉,旁人見了都有些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