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便有丫鬟婆子帶著已準備妥當的兩個說書女先兒進來,請了安之後,婆子放了兩張杌子在下邊,賈母命她們坐了,丫鬟又將她們的琵琶弦子遞上。
賈母打量著兩人問道:“可有些什麼新書?那些老一套的就不用講了,我們早聽熟了,怪沒趣的。”
兩個女先兒回道:“倒是有一段新書,是殘唐五代的故事,叫做《鳳求鸞》。”
湘雲忽然攬住黛玉的肩頭憋著笑小聲道:“林姐姐,這書名兒乍一聽像不像是《鳳求凰》?我還納悶她們怎就改成彈曲兒了,真真可樂。”
黛玉點了點湘雲額頭,好笑道:“的確可樂,哪兒有人拿自己犯蠢當趣兒來樂的?”
湘雲小聲反駁道:“怎地沒有,姥姥不就是,還有鳳姐姐,她成日裡斑衣戲彩,哄老太太開心,不也是這般。”
因兩人聲音不大,其他人看去只是兩人在說小話兒打鬧罷了。賈母也任著兩人嬉鬧,繼續對兩個女先兒道:
“這個名字倒好,不知因什麼起的?你們先說大概,若是好再說來。”
一個女先兒回道:“這書上乃是說殘唐之時,有一位鄉紳,本是金陵人氏,名喚王忠,曾做過兩朝宰輔,如今告老還鄉,膝下只有一位公子,喚作王熙鳳。”
眾人聽了紛紛笑將起來,賈母也是樂道:“這不重了我們鳳丫頭了!”
賈母這一點明,眾人笑得更甚,忙有婆子去推那女先兒說:
“這是我們二奶奶的名字,少混說。”
本還一頭霧水,不知眾人因何發笑的女先兒連忙站起來躬腰陪笑道:
“是我們該死了!不知是奶奶名諱。”
王熙鳳爽利笑道:“怕什麼!世上重名兒重姓兒的多著呢,你說便是。”
薛姨媽也跟賈母打趣道:“我們常說可惜鳳哥兒不是個男兒身,這回可好了,書裡來了個真‘鳳哥兒’。”
笑過之後,賈母讓女先兒接著講,女先兒又說道:
“那年王老爺打發王公子上京趕考,路上遇了大雨,王公子到一個莊子上避雨,可巧這莊子上住著位鄉紳,姓李,與那王老爺是世交舊友,便留下王公子住在府上。
這李老爺膝下無兒,只有一位千金小姐,芳名叫作雛鸞,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無所不通。”
聽到這裡,賈母忙打斷道:“怪道要叫《鳳求鸞》,不用說了,接下來自然是這王熙鳳與這雛鸞小姐一見心許,要求娶為妻了。”
女先兒驚道:“老祖宗原來聽過這回書?”
王熙鳳帶著點兒譏誚笑道:“老太太什麼沒聽見過!就是沒聽過,也猜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