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藏魂,東方青帝之木氣。
脾藏意,中央黃帝之土氣。
肺藏魄,西方白帝之金氣。
腎藏精,北方墨帝之水氣。
五道不同的氣從秦櫟的胸口噴湧而出,環繞在秦櫟周身呈朝元之勢。
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如晚鴉來棲之狀。心田開朗,智慧自生,明通三教經書。默悟前生根本,預知未來休咎。大地山河,如在掌中,目視萬里,已得六通之妙。
耳朵旁彷彿聽到了來自仙境的音樂和鐘鼓的聲音,體內五臟之炁凝聚于丹田,先天的元精、元炁、元神凝聚于丹田,就像夜晚烏鴉棲集於樹上一樣,心田開闊,智慧明淨,融會貫通於儒、釋、道三家經典,體悟到生前事情,預知到未來吉凶禍福,大地山河盡在掌握之中,眼睛可以看到萬里以外的事物。
秦櫟突破了。達到了煉神返虛的境界。
白雲觀旁的袁天罡,看著那突然出現的金蓮,和五道顏色各異的氣驚呼道:“三花聚頂,五氣朝元。”
不止袁天罡看到了這一幕,這時城裡抬著頭的百姓都看到了,其中也不乏像袁天罡這樣的修道士,他們無一不是震驚的表情。
“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他們只在典籍中讀到過,從來沒見過。
因為要做到三花聚頂與五氣朝元,這要修為達到極深的境地。
全真派的譚處端是這麼描述這個境界的“嬰兒移在上丹田,端拱冥心合自然;修到三千功行滿,憑他作佛與昇仙。”
達到煉神返虛這個境界的修道士已經可以看作是神仙了。
秦櫟的身體逐漸轉變為仙體,陽神出竅接受天地的饋贈。
只是幾個呼吸的時間,秦櫟裡裡外外都完成了一次大蛻變。
秦櫟直接揮手驅散了頭頂的烏雲,還了大興城一個晴空萬里,做完了這一切,秦櫟便降了下去。
皇宮之內。
楊廣看著這一幕,心中充滿了嚮往和野心。
“來人。”楊廣喊道。
“陛下。”一位太監迎了上來。
“擺駕,朕要親往。”楊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