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曼荼羅> 第二十四章 清宵孤月照靈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四章 清宵孤月照靈臺 (3 / 5)

幼年的時候,他根本記不得自己有過遊戲玩耍的日子。每天從五更到深夜,他應該做的就是跟著先生讀書、練字,直到傍晚才能見到父親退朝回來。而父親總是板著臉,詢問他今日所學,然後再留下一道經國濟世類的題目,作為晚課,父親稍不如意,就會對他家法加身。到後來連先生都忍不住為他隱瞞,於是他的先生也就換得很快。

他的母親早就去世了,因此,他童年時候,唯一可以稱為快樂的記憶,就是和妹妹在一起的那段時光。

他十三歲的時候才第一眼見到自己的親生妹妹楊靜。十四歲那一年他就被父親趕出家門,流浪江湖。他本來想帶著楊靜一起走的,但終究沒有。

數月前,他得知了她的死訊。

他在蠻荒瘴癘之地度過了大半少年時光。嘲笑、冷眼,還有身上的累累傷痕,幾乎讓他心中的每一寸都僵硬了。他之所以還能活下來,原因只有一個:自己是兵部尚書楊繼盛唯一的兒子,絕不能死在無人知道的地方。

一年後,他終於從充滿瘴氣蠻荒的曼荼羅陣中逃了出來。踏足江湖不過一年,他就莫名其妙地坐上了武林中萬人覬覦的最高位置,然後便置身於最紛繁蕪雜的關係網羅之中,再也脫身不出。

實際上,他絕不是一個頭腦簡單的人,他深知自己出任武林盟主實是個陰謀,背後牽扯到武林各派極其複雜的利益糾葛,他並非看不透,而是不願意去理。因為他知道自己有更為重要的事情要做,而要做成這件事,自己必須具備足夠的實力。所以無論最初各大派元老們的意願怎樣,這個年輕人還是一步一步地將局勢控制在自己手中。

或許他的風頭遠不如華音閣主卓王孫那樣盛,但點滴做來,也足以封住那幫元老的口。

僅此而言,在近幾十年的江湖中,他也算得上是傳奇中的人物了。

白衣如雪,名士風儀,這是江湖中人對他的評價;武林盟主,少年得志,對敵只出一招的不敗戰績,更是讓武林中每一個年輕人豔羨不已。

誰又能想到,這個傳說中的人物,如今卻被囚禁於丈餘見方的密室裡,眼睜睜地等著死亡降臨?

早知如此,還不如在大威天朝號的時候,就與卓王孫提前決戰於海上。

熱血染盡碧波,也比在這裡緩緩流乾要好。

到了第二天的時候,這種懊惱和沮喪幾乎化為了憤怒。在一片毫無希望的黑暗中,默默數著自己的脈搏來計算死亡的來臨,未嘗不是一種奇恥大辱。楊逸之有幾次都忍不住想跳起來和這個密室拼個魚死網破,或者乾脆一劍洞穿自己的心臟,但是他始終一動也沒有動過。

他知道,忍耐如今已是他唯一的武器。

第四天,楊逸之想起了一段刻意要忘懷的往事,那曾在塞外和她共度的日子,心中不禁泛起一陣徹骨的劇痛。他強行將思緒壓抑下去,卻覺得自己已無法支撐,全身宛如虛脫一般,每一處神經都在急遽衰竭。死亡的恐懼已化為實體,沉沉壓在眉睫之間。他幾乎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前一刻就已經死去了,那微弱的脈搏只不過是自己的錯覺或者是生前的迴響。

然而他還是沒有動。因為在一切倚仗都失去的時候,他應該做的,就是徹底拋棄這些,更倚重自己本身。

第五天,痛苦竟然漸漸退去,一種虛幻的喜悅湧上心頭。他開始幻想對手開啟石門的一瞬間。他足足想了七百多種可能,三千多種變化,以及在這些變化中,自己如何能夠一擊而中,衝出密室。在這過程中,他似乎能聽到自己衰竭的心臟突然變得異常興奮,似乎就要從胸腔內躍出。他不得不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因為這種激動導致的結果就是,他可能撐不到第七天。而如今,每一分的時間都是無比寶貴。

第六天他的身體起了一種微妙的變化。他可以在完全的黑暗中看到或者說感到一些東西。一開始雖然極為模糊,後來就慢慢清晰。密室的高度、寬度,石門的顏色、花紋,甚至自己此刻的坐姿、神態他都能清楚感知。他一開始因此而驚喜,但後來又慢慢恢復了常態,將之當做自己早已具備的力量,只是以前被遺忘了。

因他失之又因他而得之,何喜之有?

第七天他什麼也不想了。一切眼耳鼻舌心身之感,心中喜怒哀樂之念都宛如潮汐一般退去,來既無覺,去亦無知,只留下一片最為空靈的月色。

一切潛神內照,反諸空虛。同時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命已到了盡頭。

就在這個時候,門終於開了。

楊逸之能感到毗沙門緩緩推門、邁步、抬腳,然後一隻腳猛然停在了離地三寸之處,連他腳下那一層青色的灰土,都纖毫畢顯。

楊逸之甚至能感到毗沙門的腦海中正飛旋著無數種念頭——發現對手還活著,驚訝、詫異,瞬時又已冷靜,以最快的速度思索一招擊斃對手的辦法。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