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悟空對孩子們的陪伴,何大姐也能坐在一邊給孩子做做針線了。
何大姐馬上喜滋滋的和秦凝說:“還真難得,怎麼能有這麼稀奇的猴子呢?那成工他們還不知道吧,要告訴他們嗎?”
秦凝眨眨眼:“咱先別說吧,孩子他們爺爺不會喜歡我們給孩子弄只猴的,現在屹萍才懷上,看見猴子說不定也會嚇著,等過些日子再看吧。”
“好吧。”
何大姐帶著和秦凝有共同秘密的小歡喜,愉快的看一眼孩子,再做一點針線的忙起來。
秦凝忙著寫信。
現在考完試,等著成績揭曉,至少得一個月吧,但是老家的好些信都積著呢,她得趕緊處理。
項月英那邊來信說,項家哥哥嫂嫂承蒙秦凝這些年照應著有活幹,賺到了錢,去滬上看病看好了,現在嫂子白小荷竟然懷孕了,全家都非常的高興,但她和郭軍義卻有點擔憂了。
之前一直以為哥哥嫂嫂不會有孩子,項家才招贅了郭軍義,現在哥哥嫂子有了孩子,項月英作為女兒還留在家裡,身份便有些尷尬。
本來一家子和和睦睦的,她不想讓父母為難,讓哥嫂尷尬,便想和秦凝商量著,乾脆她和郭軍義早早出宅出去,省得以後有口角,反而不好處理。
項月英說,反正現在她和郭軍義有手藝,秦凝每個月給的工錢又高,他們夫妻倆再稍微借點錢,房子便也蓋起來了,以後分開住著,一大家子人照樣能客客氣氣的。
秦凝還挺認同項月英的做法的。
農村人的觀念不容易改變,雖然現在項家一家子相處得不錯,但等項家哥哥的孩子生出來,就算他們一大家子自己想要和和睦睦,卻會有好管閒事的人跑去說三道四,挑撥離間。
再加上兩邊都有孩子以後,在照顧孩子方面,一個屋簷下住著,也總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小矛盾,時間久了,親情反倒磨損了,還不如現在分開住,保持客客氣氣的。
雖說項月英寫信來說這些的本意是要跟秦凝請假,如果蓋房子的話,她和郭軍義最少得有一個月不能幹活,因為現在兩臺針織橫機,一個月能織出一千多個頸套,百多條毛褲毛衣呢!賣到東北都是錢啊,停工一個月,影響不小。
但是秦凝回信給她,讓她過了年就安心造房子,不用擔心停工的事,錢不用借了,秦凝這邊預支半年的工錢給他們蓋房子就是了。
趙進明呢,也寫信告訴秦凝。
他現在忙得和陀螺似的,又要幫著公社革委會處理事情,又要負責自己大隊的服裝作坊。
服裝作坊發展得挺快,現在已經有三十多個縫紉工了。
去年,服裝作坊產生的經濟效應,讓整個大隊社員的年底工分多了一半,現在,服裝作坊受到了社員的大力追捧,公社革委會把趙進明所在大隊、當作消化剩餘勞動力的典型,進行了表揚,趙進明更被社員推選成了新一屆的大隊主任,他覺得自己無比光榮,在信裡和秦凝說:
“想不到啊,我一個投機倒把分子,現在大家都喊我主任呢!我也是為人民服務的國家基層幹部啊,哈哈哈,村裡的人也不再假惺惺面上和我好,背後罵我了,他們真的對我好,尊重我呢,我覺得出來的!囡啊,我真覺得,我一個人賺錢已經不重要了,我得帶著大家一起賺錢,一起過上好日子。”
秦凝回信他:
“契爹,我也替你覺得光榮,你又賺了錢,又有了名,還被人真心擁護,以後會越來越好的,我可等著借你光呢,加油啊!”
秦阿南那邊寫信來。
秦阿南除了日常的擔心秦凝和孩子,就是告訴秦凝,秦唐村的婦女隊長梁阿妹周綵鳳等人,已經按照秦凝寫信去安排的事,組織了村裡的十幾個婦女,在秦唐村生產隊的倉庫裡成立了一個作坊,利用農閒時間和出工前後的時間,專門幫著趙進明那邊的服裝作坊做手工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