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的董事會這段時間的確是焦頭爛額。
可以說是後有追兵前有江河,退無可退,進無可進。
追兵當然是當初諾基亞為了開發塞班系統,以及推出以塞班系統為基礎的智慧手機所欠下的鉅額債務。
當初塞班賣的比較好的時候,諾基亞認為塞班就是自己的未來所以集中全部的火力,奮力開發塞班系統,並且大力的推出不同型號的塞班手機。
所以那個時候的諾基亞大量的建設工廠招聘工人。甚至在不同的國家都成立了實驗中心高新,招聘了大量的手機人才,希望能夠把塞班手機給做大做強。
哪知道塞班手機並沒有給諾基亞帶來一個強盛的時代,反倒是把諾基亞直接帶到了坑裡。
盲目的擴張導致諾基亞欠下了鉅額的債務。
前面的江河當然是安卓和iOS陣營。
安卓和iOS陣營這兩年來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
如果說諾基亞花費了鉅額的資金,打了鋪天蓋地的廣告,推出了大量的塞班手機,讓全球的消費者認清楚了智慧手機和功能手機的區別到底是什麼。
那麼安卓和iOS則告訴了消費者,如果你們想使用智慧手機,一定要買安卓或者ios。
所以諾基亞辛辛苦苦推出的智慧手機概念,反而是為他人做了嫁衣。
董事會一邊忙著還債,一般要想方設法的賺錢。
最終強大的壓力,讓諾基亞的董事會以及全體的股東崩潰了,決定將諾基亞的手機業務給打包出售出去。
一開始諾基亞的董事會聘請了專業的機構,對諾基亞的手機業務進行了評估。
最終估值大約在100億米刀左右。
這100億米刀包含諾基亞手機業務的全部產業,包括研發部、自有的生產工廠、機械裝置、土地所有權、甚至包括智慧財產權技術等等。
但估值是一回事,你把值給估出來,能不能夠賣出去是另一回事。
就如同有一個賣翡翠的,他對自己翡翠的估值是100億,但終歸要有人買,這100億才能夠作數。
目前諾基亞對整個手機行業而言就是一塊燙手的山芋。
誰接手誰完蛋。
所以諾基亞的董事會想方設法的希望能夠和微軟談成合作,以70億米刀把自己賣出去就相當不錯了。
哪知道一直和諾基亞有著良好合作關係,並且共同推出windows phone系統的微軟對諾基亞也不感興趣。
微軟隨口還了一個價格,55億米刀並且是分期付款,而且其中還有大量的股權交易。
這讓諾基亞就非常的難受了,因為和微軟合作,根本解決不了諾基亞手機業務欠下的外債。
而且微軟的態度就是我只是隨意給了你一個價格,如果你同意這個價格,那我們下來再接著談,談判的條件肯定會相當的苛刻,這樣的時間落價等不起。
讓諾基亞的高層十分頭痛的,是全世界的科技公司或者是資本,除了微軟願意勉強接受諾基亞的手機業務部門以外,沒有任何一家資本或者是科技公司願意接手。
曾經的手機行業香饃饃,現在就像是一塊惡臭的大便,人人避而遠之。
就在諾基亞的高層很是頭痛,想不到辦法,準備債務違約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