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玩家可以完全把自己融入到遊戲世界之中,享受遊戲的世界和一個個情節帶給自己內心的感觸。
玩了三個小時之後,楊飛還有一些戀戀不捨的退出的遊戲。
按理說在楊飛這個年紀段應該不會沉迷於遊戲了。
但是原道之神這款遊戲,給他的感覺完全不同於過往。
他能感覺到原道之神好像是另一個世界的自己。
能夠讓他感覺到那種真實那種生活的一部分,這就是沉浸式的虛擬世界和過去的手機以及PC遊戲完全不同的感受。
楊飛退出遊戲之後對團隊說的第1句話就是,“如果沒有意外,我們的這款裝置必火,我們為這款裝置打造的兩款應用,也必定會風靡全球。”
楊飛立刻和團隊一起,將今天的測試經過和使用者的體驗,寫成了書面的報告,報給了陳瀟。
陳瀟看到報告之後,心中大喜。
可穿戴裝置應該是成熟了。
陳瀟有一些可惜的對王翔說道:“要是我們的神經元計算組也能夠量產,那麼我們必定想開創一個全新的時代。”
手機時代應該結束了。
但是螢火公司開發出來的兩款應用還遠遠不夠。
陳瀟又安排硬體公司和悅動互聯梳理目前螢火作業系統的所有手機和PC應用,特別是手機的相關應用。
這些關係到使用者的使用體驗。
要將手機的這些應用搬運到可穿戴裝置上,必須要對應用進行一些最佳化,讓其更加適應於可穿戴的裝置。
其實使用者所使用的應用主要分為三大塊。
一個是社交,這一點都比較好處理,將顯示效果以及資訊傳輸的方式進行最佳化就行了。
資訊傳輸的方式有兩種,第1種是透過語音和小音音語音助手交流,以此達到傳輸資訊的目的,另一種就是透過眼神的停留時間來進行文字輸入。
第二個是遊戲類的應用,遊戲的應用就更好處理了。
rpg遊戲直接進行升級,讓其擁有沉寂式的體驗。
其他的非rpg的遊戲,其操作方式和手機上的差不多,只是顯示效果更好,就徹底的全屏顯示。
第三個就是生活工作學習類的應用這類的應用,技術處理方式也比較簡單。
將顯示方式進行了一些更換就行了,讓其更加適應用於可穿的裝置。
經過了一個半月的最佳化,一直到2016年的7月底,能夠適配於可穿戴智慧裝置的應用全部最佳化完畢,並且全部在應用市場上上架。
長天科技硬體公司生產部對智慧可穿戴裝置的生產成本進行了一個評估。
最終確定智慧可穿戴裝置的生產成本如果扣除前期的設計等費,總成本為3982塊。
這個成本比起只要幾百1000多塊錢的手機,那可是貴多了。
成本昂貴的原因,一個是在系統最佳化上的投入成本,還有一個就是柔性屏的生產成本。
京東方那邊已經給了陳瀟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