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濤本人是一家實驗室的負責人。
火兵山實驗室在很多海外的國家,特別是西亞國家有廣泛的知名度。
因為該實驗是開發出來的武器物美價廉,當然最重要的是效能超好。
郭洪濤這一次來到烏鎮,就是為了好好的拜訪一下陳瀟,更加詳細的瞭解智慧可穿戴裝置的效能。
郭洪濤和陳瀟兩人之間並不熟悉。
所以他透過了第三方中間人牽線搭橋。
而且好不巧,這第三方的中間人就是夏國科學院的李懷斌。
李懷斌原本打算是在陳瀟回到長澤洲之後才去拜訪他的。
既然有這樣一個機會,李懷斌也立刻帶著自己最親密的助理和下屬即刻前往的烏鎮。
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結束的當天。
陳瀟、李懷斌以及郭洪濤等人相聚於一傢俬人會館。
經過一番簡單的介紹之後,郭洪濤立刻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就是希望能夠和長天科技合作,將可穿戴裝置使用在單兵作戰領域,或者是更廣泛一點,使用在其他軍事領域。
長天科技作為一家民用的科技公司,在武器裝備上不是沒有能力做,而是並不打算涉及。
長天科技和沈市飛行研究所合作者動力發動機,其目的並不是要使用於戰鬥機領域,而是使用在民航領域。
所以郭洪濤提出這個要求之後,陳瀟並沒有立刻答應下來。
因為陳瀟自始至終都秉承一個理念。
第一個是,國家已經足夠強大,在軍事作戰領域並不需要長天科技這樣一家民營科研公司參與。
第2個就是任何科技都是有共通性的。
當長天科技在民營領域做得足夠好,相應的科技產品或者是科研成果,能夠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也會應用在軍事領域。
比如大疆飛機,這家公司一開始並不是想涉足於軍事領域,自始至終也從來沒有涉足過軍事領域。
但是在國際戰場上,總少不了大疆無人飛機的影子。
又比如豐田的皮卡車。
這種皮卡車最開始的設計理念適用於更加方便快捷的拉貨,能夠比較順暢的透過一些複雜的路況。
但是在西亞和北非的戰場,這一種皮卡車通常都會被地方武裝改裝為戰鬥平臺。
民用和軍事領域的應用其實就是一線之隔。
就看看你需要在什麼地方使用而已。
陳瀟笑著對郭洪濤說道:“郭教授此番話嚴重了。”
“可穿戴裝置的適用性非常強,他其實僅僅是一個工具和平臺。”
“你要說的這些功能,真正需要在其中進行研發的,並不是我們的裝置本身,而是其中的一些專業性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