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王翔和辛普森來到德國最大的諾基亞工廠——波鴻諾基亞工廠來探訪,也是吸引了大量歐洲媒體的關注。
歐洲的媒體雖然自始至終都對長天科技抱有戒備之心,但是當他們聽到諾基亞的工廠不會裁員,並且會漲工資的時候,大家還是為工廠的這些工人們感到高興。
記者們利用手中的攝像機記錄下了現場的這一刻。
他們連這一次新聞的標題都想好了——《新生的諾基亞,母公司長天科技承諾波鴻工廠不裁員》。
諾基亞工人們的歡呼聲足足持續了五六分鐘,在主持人的幾次干涉之下,大家才安靜下來。
王翔又接著說道:“長天科技還準備在歐洲投資建設鋰電池工廠和晶片的封裝工廠,預計也會創造數萬人的就業。”
王翔緊接著又為歐洲畫了一個大餅。
晶片生產有很多環節。
晶片最關鍵的技術是晶片的設計和光刻、刻蝕、封裝等等。
晶片的封裝則是作為晶片的最後一個環節。
陳瀟之所以打算把晶片的封裝工廠放在歐洲。
就是因為歐洲在晶片的封裝技術上,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產業鏈,把封裝的工廠放在歐洲,也不會擔心晶片有任何技術的洩露。
此外,晶片的封裝產業是密集性加工產業,需要大量的工人只能夠幫助歐洲一些國家解決就業的問題。
這幾年來歐洲的經濟發展非常的不好,特別是沒有搭上國際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快車,歐洲的發達國家一直在吃老本。
陳瀟當然不會把這一些密集型勞動產業放在法蘭西、德國或者是霍蘭德這樣的高度發達國家,而是放在匈牙利、塞爾維亞等經濟相對不怎麼發達的中東歐國家。
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為了節約成本,畢竟長天科技也不是凱子。
長天科技到歐洲投資的目的就是為瀚海手機以及今後的其他產品爭取更大的市場,不是為了傻白甜的給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做貢獻。
匈牙利的人均工資在1千刀到左右,也就是六七千RMB,這樣的工資只比夏國的沿海地區高了一點點,在長天科技接受的範圍之內。
而塞爾維亞的人均工資還要低一些,一個月之後RMB可能只有三四千塊錢,這樣的工資收入和大陸的內陸地區差不多。
長天科技將一些工廠建設在這裡,人工成本和國內差不多,就算當地工人沒有夏國人那麼努力,那麼硬體的生產成本也不會增加多少。
更何況,歐洲正在推行歐盟一體化程序。
匈牙利在2004年就已經加入了歐盟,塞爾維亞也於去年成為了歐盟候選成員。
和這些國家建立良好的關係,有助於他們在必要的時刻為長天科技說話。
包括長天科技在內的大量的夏國企業,都願意和歐洲做生意。
同樣歐洲大陸的這一些企業,比如大眾、標緻等等也願意和夏國做生意。
但歐洲有一個攪屎棍,特別喜歡玩離岸平衡遊戲的——英國。
這是長天科技必須要提防的。
王翔在波鴻市的訪問結束之後。
這個各大媒體都在報道長天科技對歐洲的投資行為。
德國的《商報》這樣評論說道:“長天科技大筆資金投資歐洲,諾基亞數萬名員工起死回生,長天科技CEO承諾在歐洲建設鋰電池以及晶片的封裝工廠,預計會創造數萬個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