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那以前的資料呢?”
“丟了!但是,地月之間的情況不是一成不變的,資料只是參考,這個你應噶知道吧。”
“我知道個毛!我就負責地球這一塊,上到太空的操作都是你們控制的!”
“火箭燃料會有所變化,你注意一下自己的材料問題。我們要加快速度!”
“……都不聽人說話的嗎?”馬斯克有點惱火,這樣靠不住的資料怎麼玩?雖說科技在進步,有更多的手段來實時監測登月全過程,可起碼原始資料要搞清楚吧?要不然怎麼設定變數,做好預案?
米國宇航部門沒解釋太多,他們自己也忙得很,別以為出問題的只有資料,還有各種配套生產的產線都要重啟,根本沒功夫管馬斯克,一心只想著要趕在夏國之前重返月球,插上米國的國旗。
舉個切實點的例子,米國現在就連宇航服都湊不夠。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搞了十來套宇航服,一套就是兩千萬米刀。這麼多年過去了,只有兩套還在用,這樣的宇航服叫做出艙宇航服,不是艙內的那種宇航服。非常的複雜,穿戴就得半小時以上。
米國的這些宇航服早就破破爛爛了,不上太空也會受到磨損,因為這些東西真的太嬌貴,所有的保管都是有苛刻要求的。
米國停止登月後,自然就不重視自己的宇航服,能退就退,省錢唄。剩下的能用就行。
登月真的是太不划算了,背後的大佬們即便透過了重啟計劃,也沒少吵架,甚至有的人臨時都想反悔了。就是因為工程量太大,超乎了想象。一旦開始就是個吞錢的猛獸,什麼成效都沒看到,幾個億米刀就丟出去了。光是找人,找材料就是這個數字,後續要多少錢真心難以計算。
更坑的是,好多產品都得從外面買,國內連產線都拆出國了。丟到了相對不發達的地區。當初還慶幸自己聰明,把不掙錢的玩意丟出去給落後國家,現在就知道難受了。這裡也看得出夏國的卓越見識,寧可賠錢養一堆不掙錢的工業部分,也要保證工業體系的完整性,當你沒有想要重啟的時候,那是真的要命。
現在米國航天最頭疼的就是燃料的事情,這麼多年來,已經停產了能到月球的燃料,畢竟這些年最高的要求不過是把人送到太空站而已。能去月球的燃料怎麼可能跟去太空站的一樣?如果是這樣的話,根本擺脫不了地球的引力。第一宇宙速度不是開完笑的。
找資料唄,重新拿起當初的配方,尋找過去的生產廠家,甚至從原料開始就得下手。過去的那些燃料,汙染極大,很多都被關閉了,RQ組織天天抗議,也不能當做看不見。現在為了重啟登月計劃,那些下等人的健康和生命又算什麼?
即便是手挖鈾礦也得逼著他們去做!
米國航天體系徹底忙活開了,內部一堆問題頭疼得要死,但是對外還得裝出信心滿滿的樣子,那麼訪談,採訪,甚至是參觀活動一個都沒拉下,弄得是轟轟烈烈。
其他國家的媒體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新聞,紛紛派人過來了解,然後做電視節目,米國專家欣然登臺,遊走於各種媒體之間。
“請問米國為何突然間開啟了重返月球的計劃?”
“米國如今的航空技術進入了一個新的瓶頸,我們希望重啟這項計劃,從中得到啟發。”
“啟發不應該是在新技術方向找嗎,為何要走老路?”
“不不不,重啟登月不意味著要按照原來的技術來弄,我們是想嘗試用更新的技術來做這個專案,一旦成功,整個科學體系都會受益。登月工程是複雜的,關聯著太多的學科,它的突破也會讓諸多學科受益。”
“那麼費用呢?初步估計得千億米刀起步,這些錢何時能回本?如果這些錢直接投資新技術,會不會有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