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陳瀟看到【展開理化機械:1、普通鋰電池技術(LV20),2、動力系統(LV3)】的時候,心裡面不由得緊張起來,這是倒數第二行了,再往下看,那就是新增內容。
他也不知道影響力系統會給個什麼玩意,如果是一門全新的學科,自己這邊很可能就得埋頭苦幹了。假如是與原有學科一致,但是跨度太大的話,也得把科學家們累死。
好在系統還算比較厚道,給出了:
【展開智慧生物:1、生物晶片(LV3)】)
【可生產與大腦思維連通的生物晶片】
“生物晶片?”陳瀟迫不及待的看介紹,看完之後也不得不直呼牛掰。
生物晶片其實跟碳基晶片有那麼些關係,都是從碳基生物的特徵出發研究的。
不同的是,生物晶片是放在人類大腦中的晶片,碳基晶片放在電子產品中。
生物晶片相當於神經元計算組(全部是由神經元細胞構成)的升級技術,能配合大腦進行更加精密複雜的計算,能處理更加玄妙的人類情感和思考。
這種晶片有三種好處,第一種是計算速度極快。
一旦人類使用生物晶片,無論思考什麼,這種晶片立馬就能與大腦交換資訊,遠高於現在可穿戴裝置,那玩意還需要把思維傳到可穿戴裝置,然後才開始反應。這種生物晶片就好似大腦的一部分,直接就行。
具體的應用場景也不難想象,假設使用者是個航天工作者,那麼他就可以根據自己理解的物理,數學公式進行快速的計算。
但這種晶片只是加快人類的計算思考速度,並不能增強人類本身的理解能力。
一個人對某一條公式的理解程度越高,就越能快速的得到正確答案。
相反,一個人要是對公式不太瞭解,思考互動的速度再快也沒用。
所以,它自身可以處理複雜的資料的同時,也能作為一種產品的傳導器,幫助處理人類的思考。
這就是第二個好處:能取消手機,可穿戴裝置,直接在頭部安裝小心量子通訊裝置,直接實現對外資訊互動。
之前也說了,生物晶片已經相當於大腦的一部分,所以它能夠在大腦和視網膜直接成像,不再需要可穿戴裝置在大腦投映,也不需要手機的螢幕投映功能。
人們只需要心念一動,就能原地暢遊網路,虛擬世界,甚至是直接打電話,進行視屏聯絡。
一切的一切,就好似世界在一念之間,極其方便。
最後的一個好處就是生物晶片可以自動訪問大腦的運動狀態,識別透過生物晶片的血流訊號,讀取各種血液的指標。
這就意味著生物晶片無時不刻都在給人類做體檢,除了血常規,還有肝臟,腎臟,心臟,腸胃等等指標都能讀取,這就為人類提前識別癌症等不良疾病打下了基礎。
除了血液指標之外,大腦還會接收到身體的各種訊號,病痛,腰肌勞損都可以,畢竟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部分,身體的一起都瞞不過大腦。
有時候不一定非得透過血液,也可以透過一些體液,激素水平來判斷身體的情況。
這麼一來,就為未來的虛擬社群醫院直接給使用者進行虛擬問診創造了絕佳的條件。
目前的虛擬問診還只是停留在日常疾病,只有那些中醫學的高手才能透過把脈來判定疾病,至於極度依賴檢查的西醫來說,那真是要了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