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米國在這個領域是跑了一百米,夏國科技界已經來到了月球。
這家強大的差距。
這種差距不是撥款一兩個億能夠解決的。
目前最關鍵的是把留學生送出去。
米國計劃三五年就派遣一百萬留學生前往夏國留學,方方面面都要學習,除了那種學習理論的高材生,還有製造業打螺絲的技術高手也會進入工廠學習。
這段時間駐夏國的米國大使館忙瘋了,太多的簽證要辦理,全是申請要來夏國的留學生。
米國的留學生是做了兩手打算的,一方面,他們向夏國高校申請留學,如果能透過就去上學。
另一方面,在入學之前,就會在夏國到處行走,考察夏國的模式,尤其是長天科技的生產製造。
夏國的高校也忙瘋了,其中還帶著許多的迷茫。
因為他們收到太多的米國留學申請,寫回復都寫不過來。
之所以迷茫是因為之前的夏國高校都是想辦法把學生送到米國留學,並且引以為榮發,現在不知道怎麼回事,這些米國的學生瘋了一般要進入夏國的高校。
水木,燕京這兩家高校號稱米國的留學預備班,現在出現了海水倒灌現象,管理層興奮的認為自己的科研水平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準,要不然這些米國人怎麼會申請?
但他們想多了,這些留學生不過是為了獲得水木,燕京留學生的身份,方便行走,畢竟這兩所學校在夏國的能量實在太大了,做事方便。
殊不知,這些留學生第一意向其實是跟長天科技有合作的高校,比如江州大學,蘇杭大學,付旦大學。
這些大學跟長天科技總部距離近,跟長天科技的產業距離近。
甚至跟長天科技天然有很多合作專案,這才是最希望留學的地方,
幾乎所有收到米國留學申請的高校都摸不清頭腦,這些申請來留學的學生質量非常高,屬於年少成名的那一類。
以往高校又是花錢,又是給陪讀,才招來一群黑猩猩,現在一對比,真是天壤之別。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長天科技的自然科學院也被申請塞滿了郵箱,數量比不過那些高校,但是質量非常的驚人。
那些年少成名的米國留學生都不敢來申請讀研,他們自知不配,敢申請的都是學科大拿,年齡也都非常的小,屬於米國真正的希望。
這裡面有個叫希爾頓的年輕人,十三歲就大學畢業,十五歲兩個博士頭銜,一個是數學,一個是物理,年紀輕輕就被哈佛聘請為終身教授。
如今才二十五歲就做到了哈弗物理系的主任,這樣的狠角色才敢向長天自然科學院申請讀研,他甚至是遠跨重洋到現場諮詢報名的,就連郵件都不發,可謂是誠意滿滿。
由於希爾頓的名氣太大,報名現場幾乎沒有不認識他的人,許多人爭相找他簽名合影,引發了各方的關注。希爾頓沒有這個心情搞這套飯圈操作,他是來求學的,不是來享受大家的崇拜的。
大量優質留學生進入夏國的現象最終引發了媒體的關注,他們派人去找米國留學生採訪,有的甚至前往米國直接採訪,把事情的影響擴大到了新的境界。
希爾頓就成為了他們的採訪物件。
“您已經在相關的領域有了巨大的成就,全世界的高校都希望您能進駐。可您為何要到夏國申請留學?”採訪的記者舉著話筒,眼裡全是小星星,這樣的人到哪裡都是耀眼的。
希爾頓臉色平靜:“我是來學些先進科學理論的。而我的目標是長天科技自然科學院,希望以研究生的身份開始學業,費用自理,不需要提供獎學金。”
“長天科技的自然科學院?這裡確實是個不錯的地方,不過您也太謙虛了吧,您的水平做教授都可以了。”
“並不是這樣的。長天的自然科學院有太多不可思議的設想,然後一一變成了現實。
說實話,早在它實現可控核聚變的時候,我就開始申請過來讀研究生了,後來又申請了兩次,都沒有透過,所以這一回索性直接過來申請面試,希望面對面的交流,得到讀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