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就將工廠全部轉移到印度,受到了印度政府的歡迎。
至於富士康在夏國的那些工廠,全部都是由夏國當地政府修建,郭明甚至一分錢都沒有花,只需要搬運裝置就行了。
富士康離開夏國的新聞還轟動一時,不少人認為夏國製造業完蛋了,夏國不少地方希望和郭明談判,但是郭明無動於衷,他以為自己是王者,背靠米國資本和企業,他說了才算。
來到印度後,郭明發現印度作為發展中國家,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生產成本果然降低了,在印度的勞動力成本遠比大陸廉價。
憑藉低成本生產,富士康的投標競爭力更強了,獲得了不少國際訂單,郭明也賺了不少錢。
在接受米國媒體的採訪時,郭明還意氣風發地說道:“當初答應把工廠轉移到印度來是一個正確,我們在印度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印度是極具競爭力的國家!”
郭明雄心勃勃,立志在有生之年把富士康發展成是世界最大的電子組裝製造廠。
哪兒知道,前腳三星訂單較少,後面連蘋果公司這樣的客戶都面臨困境。
富士康不得不關停一部分生產線。
訂單減少,關停生產線,富士康也開始下達通知對企業進行裁員來降低成本。
然而在印度的工廠,很多工人對於裁員感到非常不滿,工人感到自己的權力和利益受到了損害。
他們聚集起來,揮舞旗幟。
來自灣灣的高管從總部來到這裡調解,然而高管的話根本沒人領情,高管卻也根本不在乎底層的工作沒了怎麼辦。
憤怒的工人,失業解聘的幾百個人被帶領起來,衝向了公司園區大樓。
一些工人甚至採取了暴力手段,包括砸毀裝置、縱火、打傷安保等惡性事件。
這些事件對富士康的業務,造成了嚴重影響。
公司在印度的多個工廠和設施都受到了破壞和損失。
彎彎高管趕緊撤離,一邊撤離一邊還在吐槽:“尼瑪,是誰說的這裡營商環境好!”
隨著事件的發展,股票市場得到訊息,富士康的股價也開始下跌,損失慘重。
高管離開,現場更加混亂。
不少裝置直接被工人拆了拿去賣廢鐵。
富士康在印度投資幾十億米刀基本打了水漂。
搞關門而回到灣灣後,大家才長舒一口氣。
“我覺得當初全面撤出大陸是個錯誤的決定”一名高管率先起頭,問題總要找出來,“作為一家企業,應該全球佈局,不應該過分依賴於某家企業的訂單”。
聽到這名高管的話,研發總監也認可說“我們過分繫結了蘋果公司,而如果蘋果公司的市場份額大減,富士康也會受到巨大的影響,現在我們在技術領域已經落後於天工科技,任何企業的技術都要在市場中才能不斷進步,而我們卻選卻徹底離開了大陸”。
郭明內心也感到很懊悔,當初他非常不看好華國的經濟,認為華國的經濟不能成功升級,人工成本高之後,整體的競爭力都會下滑,華國沒有核心技術,很容易被其他國家所替代。
他預測華國的經濟將會被其他世界國家趕超甚至陷入混亂,以至於他做出那樣徹底的決定。
但是一切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