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魏軍的實際表現也和技術組分析出來的完全一致。
“好的,魏先生,我們還在落霞區的醫院之中,為你準備了一份職務,你可能要繼續上班了。”
魏軍哈哈大笑說道:“我從來都相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我肯定要工作才行。”
“好的,魏先生,那就不打擾你了,你早一點休息。”
屈萍推出了虛擬世界,回到了生命家園聯合實驗室。
此時,楊飛正在激動的完善著澤夢2可穿戴裝置最後的資料。
他極度興奮地說道:“這一次魏軍提供的資料和處理方式實在太棒了,要不是這個活生生的資料,我們也沒有辦法完善最後的裝置資料執行方式。”
澤夢可穿戴裝置釋出以後,楊飛的團隊和生命科學實驗室以及長天科技硬體公司一直都在攻克澤夢2裝置的技術難題。
澤夢2比起澤夢1,最大的不同就是澤夢2裝置能夠讓使用者在虛擬世界之中,體會到更多的感受。
澤夢1可穿戴裝置,只能夠讓使用者在虛擬世界之中體會到一些簡單的感知。
比如一些輕微的觸覺,嗅覺等等。
這能夠讓使用者在虛擬世界之中得到比較好的體驗,但是和現實生活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澤夢2可穿戴設計,則能夠讓使用者的感知和現實生活完全一直。
但是有一個比較麻煩的事情,那就是如果裝置採用外戴式,那麼裝置接觸到的大腦資料以及傳輸給大腦的資料量就比較小,沒有辦法完全的支援使用者的這種感知系統。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長天科技在設計澤夢可穿戴裝置的時候,採取了增大裝置和大腦的接觸面積以及嵌入式兩種設計。
這就會讓裝置非常的笨重。
贈送給蘇葉的裝置就非常的笨重,是一個巨大無比的頭盔,總數量有幾十斤。
如此笨重的裝置,是肯定沒有辦法商用的。
而且穿戴的時候也非常的麻煩。
不僅要連線大腦,而且要準確的連線到大腦的基礎重要的穴位。
長天科技的技術團隊是不會妥協的。
楊飛和他的團隊一直在想辦法縮小折木耳可穿戴裝置的體積,最好是將其變得和澤夢1裝置一樣大。
技術團隊經過了多方面的努力,最後才在魏軍這裡找到了解決辦法。
因為當初魏軍瀕臨死亡時間非常有限,所以獲取魏軍的思維團是不完整的。
那麼技術團隊採取的方法就是,按照一定的邏輯對魏軍的思維和人格進行補充。
這個原理同樣可以使用在新一代的澤夢2可穿戴裝置上。
如果不是對思維進行補充,而是專門形成一個模組化的感知系統,對感知進行放大和最佳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