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誰沒事兒會給生物電池投餵米飯或者是麵包?
不過這個應急的方案,在關鍵的時候或許真的可以救命。
陳瀟說道:“由於我們的生物電池對能量塊的分解效率非常的高,而我們能量塊的熱值也非常的高,所以有足夠的能源讓我們配備的專業裝置讓生物電池保持在恆定的溫度工作。”
“這樣的好處就是無論我們的蒼穹新能源汽車是在炎熱的沙漠地區,亦或是在寒冷的東北地區,都能夠保證極佳的工作狀態,絕對不會出現因為高溫或者是超低溫而導致鋰電池的效能大幅度的降低。”
陳瀟說到這裡,臺下的觀眾們哈哈大笑。
這完全是在吐槽鋰電池包括磷酸鐵鋰電池。
在鋰電池的新能源汽車時代,汽車還十分挑剔新的環境。
如果是在炎熱的夏季或者是在本身就很炎熱的地區,鋰電池的活性會增強,但是環境的溫度會導致鋰電池的溫度升高。
而鋰電池的溫度升高就很容易發生燃燒或者爆炸。
所以新能源汽車有一個自我保護機制,會不斷的觸發降溫程式。
鋰電池的容量本來就不是很大有個五六百公里就頂天了。
電池不斷的啟動降溫,使用者在開車的時候再把空調一開啟。
那麼原本五六百公里的續航可能只有200多300公里。
而在寒冷的冬季,特別是在特別寒冷的東北地區。
鋰電池的活性降到最低,所謂的升溫措施則完全沒有用。
續航里程會直接從五六百公里掉到10多20公里。
而且這一種超低溫對鋰電池這傷害是不可逆的。
等你在雪地裡面開了一圈,你的鋰電池可能就廢掉了。
更何況伱的電池可不便宜,以特斯拉為例子,將整個鋰電池更換完畢,所需要的價格是18萬到25萬。
這個價格幾乎等於一輛汽車的價格。
所以在黃河以北的地區,特別是冬季長時間零下的地區,很少會有人選擇新能源汽車。
而蒼穹汽車的因為採用的是生物能源。
而且測試的時候,電池裡面微生物在零下20度到正80度都有活性。
到零下40度的時候,如果沒有恆溫保護措施,整個電池都會凍結,微生物不會死亡,只會冬眠。
當然微生物電池最有活性的溫度是在4度到5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