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了配置之後,大家都很清楚,相容機之中英特爾最新的奔騰四處理器,採用的工藝是十分成熟的已經開始量產的90奈米技術。
而長天科技所謂的盤古2號晶片,不過是採用的130奈米技術。
雙方之間的技術代差,至少有5年。
這5年可不是能夠用時間彌補的,而是需要大量的基礎人才和專業技術。
但就算是晶片單核效能有如此大的差距,在長天科技的雙核最佳化,以及碳晶顆粒的加成之下。
採用了盤古2號的蛟龍計算機,效能居然比搭載了奔騰四處理器的相容機還要強,這就有些不可思議了!
這一臺相容機採用的是華碩的主機板,其實已經能夠將3.8Ghz奔騰四處理器發揮到最優了,大部分的品牌機也是採用的這種主機板。
所以是否是相容機已經不重要了。
現場的觀眾,心中只有兩個字——可怕!
長天科技誕生不過幾年時間,就在這短短几年,他居然走過了英特爾幾十年的路。
整個現場在片刻的沉默之後,全是議論和不可思議的讚美聲。
國內的民眾當然對神船的蛟龍系列表示歡迎。
這意味著國產計算機能夠在高階系列走得更遠,價格還會更便宜,更加親民。
而類似於戴爾、IBM等公司的代表,這是一片沉寂。
他們現在還沒有辦法去估量盤古晶片誕生對整個計算機行業所產生的影響。
如果蛟龍系列的價格要比同等效能的其他品牌價格低得多,這將是一個大麻煩。
這一些PC公司的代表已經即刻將現場的訊息傳送給了總部。
希望總部能夠提前得知訊息之後,儘快預判。
而且也有不少公司派出了專業人士前往滬市,去調查研究沿江半導體公司到底是怎樣一個公司。
這家公司的晶片產量到底怎樣?是否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
讓大家很驚恐的是,夏國公司能夠生產晶片,這麼大一個是,大家之前居然不知道!
盤古2號晶片到底是可以大量的生產商用的晶片,還是僅僅是一個概念級的產品。
現場釋出會的人很多,大家也各懷心思,各有算計。
在深市釋出會進行的同時。
在燕京的楊慶正在出席國家相關部門的計算機峰會。
該峰會的議題是:未來10年夏國的計算機和半導體行業到底該怎麼走?
行業不少專家和學者都贊同楊慶以及他背後聯翔的方案——少科研,走深加工路子,
因為楊慶認為,此時的夏國還不具備系統的人才庫和技術庫,用於研發和生產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