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飛在表面上雖然是寵辱不驚,但是他內心其實是非常激動的。
陳瀟雖然只是短短說了兩個字“恭喜”。
但是任飛能夠從陳瀟的語氣之中聽見了他的自信和肯定。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長天科技的3G技術,就全球範圍而言也是最優秀的。
意味著華威和長天科技合作利用該技術,是完全能夠在群雄林立的通訊行業立足。
現在把握要做的就是利用最短的時間完成德國電信的訂單,爭取一炮而紅,讓華威的3G建設技術聲名遠揚。
掛掉電話之後,任飛站起來說道:“今天,所有的中高層職工全部出去搓一頓,公司請客慶祝咱們旗開得勝。”
華威在德國中標的訊息也傳到了國內。
這一下媒體的興奮了。
能夠在德國,在歐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中標3G通訊建設業務,這絕對是夏國通訊公司的重大突破。
是絕對值得大報特報的。
心浪新聞首先是引用了西方媒體的報道,然後才激動得評論說道:“華威能夠從諾基亞、阿爾卡特、西門子、愛立信等通訊公司中殺出重圍,獲得德國電信的1.6億米的訂單,這絕對是值得紀念的事情。”
“這意味著夏國的3G通訊技術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可以和西方的通訊公司分庭抗禮。”
嗖呼:“夏國電信企業走向世界,華威通訊公司在諸多西方公司的圍剿之中,殺出一條血路。”
網路媒體的報道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紙質媒體和電視媒體。
夏國最有影響力的《人人日報》也在比較重要的版面,用了1000字左右的新聞闡述了這一次華威在海外中標。
其中就表述了本次德國電信招標的情況以及投標的困難程度,還重點說明了在通訊領域,特別是在3G通訊領域,西方通訊公司一直處於第一梯隊,華威這一次能夠抓住機會突出重圍,對整個夏國通訊行業而言都是一次利好。
不僅是夏國的《人人日報》,在夏國國家新聞電視臺晚上9點的新聞欄目,還專門邀請的夏國通訊方面的專家來和主持人1對1地談論這件事。
專家來自於夏國航空航天大學,對國內外的通訊行業十分的瞭解,很清楚3G通訊代表著國家通訊的未來,其難度係數非常的大。
主持人:“孫教授你好,咱們國家的華威在德國中了1.6億米刀的3G通訊建設標的,但是咱們電視機前的很多觀眾朋友啊,不是很瞭解什麼叫做3G技術,孫教授能否像向咱們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普及一下,3G技術和我們現在使用的2G技術之間的區別。”
孫教授說道:“咱們今天就不說專業術語了,我就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現在我們已經有手機,可以上GRPS網路,這就是我們的2G網路。我們可以透過手機上網看新聞,也可以和朋友透過聊天軟體聊天。”
“如果我們把2G當做是鄉村公路的話,那麼3G就是城市之間的二級公路,擁有速度快擁堵小的優點。”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我們使用2G網路只能夠瀏覽簡單的圖片和文字訊息,那我們用3G呢就能夠很方便的上網看影片聽音樂。”
孫教授有一些可惜的說道:“但是因為咱們國家一直沒有相關的技術,所以我們並沒有3G網路,在這方面我們和海外的差距非常大。”
“這次華威能夠在德國取得3G的訂單,也算是完成了咱們國家在3G技術方面0的突破。”
主持人:“孫教授呀,我們知道從2G到3G在字面上來講只有一個字的差距,但是從技術上來講,這是一次艱難的攻關,華威又是怎麼樣取得3G技術的成功的呢?”
說到這個話題,孫教授就有一些激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