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調整了顯微距的精度之後,陳瀟能夠確定容器中,這一隻還算比較活躍的蟲子,就是自己改良過的果蠅。
果蠅活了!在水中存活了!
果蠅是需氧型生物,雖然其細胞能夠進行短暫的無氧呼吸,但是絕對不可能在水中存活達到數分鐘。
果蠅活了證明實驗成功了!
陳瀟又進行了一個時間段的測試。
他用了一根溫度計,在水裡面撩撥著。
果蠅遇見了危機繼續在水中奮力著遊走,希望能夠躲避危機。
果蠅在遊走,那麼全身細胞的線粒體都在供能,線粒體是要進行呼吸作用的,果蠅此時也需要大量的氧氣。
果蠅和魚不一樣,也和其他的水中的蟲子不一樣。
它沒有辦法從水中獲取氧氣。
那唯一的氧氣來源自有——陳瀟透過實驗放置在果蠅體內的紅螺菌。
紅螺菌和藍細菌一樣,屬於地球上很特別的一類細菌——光合細菌。
這類細菌能夠和綠色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
此時,在紅螺菌內部,正在進行著代謝。
它吸收果蠅在有氧運動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利用光能,進行固碳產生氧氣。
氧氣被果蠅的細胞吸收,供應果蠅的氧氣需求。
以保證果蠅在水中長期存活。
這就是陳瀟為什麼用身體較為透明的果蠅,又將其放在陽光和燈光下的原因!
或許是被陳瀟給逗累了,果蠅又如死了一般漂浮在水面上。
陳瀟將果皮扔進容器後,果蠅如同有活力一般,奮力遊向果皮,在水中吮吸著果皮上的果汁。
看著這樣的實驗結果,陳瀟長舒口氣。
實驗的第一步算是成功了,但是接下來的事情會更加困難,甚至需要夏國科學院技術人員的幫助。
陳瀟實驗的終極目的——用電能代替光能,促使紅螺菌進行還原代謝反應,並且讓除了氧氣外的其他代謝產物能夠完全不對生物體產生負面影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