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練的取樣、上顯微鏡觀察。
最後在第三個樣品中發現了這個小傢伙。
第三個樣品是從江州老舊工業區外排汙水的臭河灘處取樣的,沒有想這無人問津的地方還有這種寶貝。
小心翼翼取樣之後,接下來就是培養了。
保守期間,陳瀟採用的是經典的富集培養基方法。
每標準培養基,取:nh4ahco3:0.1g;k2:0.05~0.2g;生長因子1ml,蒸餾水97ml,微量元素溶液1ml,ph為7.0。
根據系統的要求,陳瀟需要培養大量的紅螺菌、藍細菌等菌落,然後才能夠進行實驗。
江州大學生物實驗室的條件非常好,pcr儀、電泳成像儀、離心機、各種電泳裝置等等一應俱全。
這也說明了老牌大學真正的底蘊,在這些裝置上花的錢可是看不到的,卻又是實實在在的。
不像後世很多所謂的重點大學,花上億元裝點門面,修大門、雕塑和圖書館。
後續,陳瀟肯定要對紅螺菌的基因進行剪下重新拼接等等。
這就證明了系統的好處——領域是領域,工具是工具。
微生物是科研領域,而基因技術這是工具。
伴隨著科研領域的進步,技術工具也能夠協同進步的。
陳瀟估摸著,反正江州大學的實驗室這麼多,要不要給學校說一聲,暫時把這個實驗室借給自己用個一年半載?
陳瀟正在思考的時候,忽然聽到實驗室深處有一陣噼裡啪啦的響聲。
應該是實驗容器摔在地上弄壞了。
學生們不是都走了嗎?
陳瀟走過去一看,只見一個胖子正在彎腰收拾殘局,而空氣中則瀰漫著一陣酒氣。
這胖子不會在實驗室喝酒了吧!
不對!
應該在實驗室釀酒!
好傢伙!真夠大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