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國,紐約。
每年都會舉行的米國it界大會,正在紐約如火如荼的舉行著。
和過去幾年一樣,該大會的主辦者是米國的計算機協會和米國半導體協會。
這一次大會的主題除了探討米國以及全球的計算機發展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探討來自於夏國的挑戰。
米國的計算機發展有40年的歷史,而夏國則是從90年代末期才從西方引進的計算機,有了自己的計算機市場。
就雙方的技術而言,夏國的計算機技術肯定是不值一提。
因為夏國就沒有完整的計算機產業,更缺乏專業的計算機人才。
但是進入2001年以來,在計算機硬體的某些領域,夏國竟然實現了質得突破。
會議的主題就是碳晶儲存。
該討論議題是希捷提出來的,並且得到了眾多參會企業的認可。
希捷等硬碟廠商,在會議討論的報告中這樣寫道:“碳晶硬碟已經嚴重的影響了機械硬碟的市場,它的量產將會給米國硬碟公司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此外,作為儲存資料的終端產品,碳晶硬碟將會給米國的資料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
任何一個理由都是冠冕堂皇。
大家都知道是利益二字作祟,如果希捷擁有碳晶儲存的技術,那他肯定是大肆宣傳,說這個技術要比機械硬碟先進得多,立刻對自己的技術進行更新換代,向全世界推廣碳晶硬碟技術。
有一些和希捷、西數等有競爭關係的企業,在 It大會上甚至等著看希捷的笑話。
但是提到了資料安全,這就讓大會必須回應。
因為資料安全是米國最倡導的理念。
希捷首先提出了,如果碳晶儲存不能夠證明自己資料的安全性,就不能夠在市場上銷售。
這個提議看似非常霸道,但卻十分符合米國的性格。
因為全球所有的計算機技術以及其行為規則,都是米國人所制定的。
米國在計算機方面有許多主管部門以及專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