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也沒有想到,自己的這一招竟然在整個華強北甚至全球的硬碟市場,引起了連鎖反應。
首先是華強北,由於杜老闆是硬碟大戶,手中有價值上百萬的機械硬碟。
這一些機械硬碟全部以六到七折的價格出售,極大地影響了華強北的硬碟市場。
許多消費者和零售商一看,杜老闆手中的機器硬碟竟然這麼便宜!那肯定要去杜老闆這裡拿貨呀。
別的批發商一聽說這個訊息,再加上碳晶硬碟量產的訊息,已經傳遍了整個市場。
大家都驚慌失措,十分害怕庫存的機器影盤就砸在了自己的手裡。
大家心中都有一個想法,你現在要是賣不掉,那今後肯定是賣不掉了。
或者是今後能夠賣掉,但是其價格比現在的更低。
這一些批發商採取的措施是什麼?
當然和杜老闆一樣,瘋狂的降價出售。
機械硬碟的銷售價格,出現了塌方式的下降。
以杜老闆七折為基礎,最後實際的銷售價格比七折還要低。
整個華強北機械硬碟的價格塌方,導致了整個夏國IT市場機械硬碟的價格滑落。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最主要的原因其實並不是供需不平衡。
而是在華強北大家進貨或者是銷售機械硬碟,也並不是為了賣給消費者,而且有炒作的成分在裡面。
以前大家都看好夏國電腦市場的發展,覺得使用者的數量會越來越多,機械硬碟的價格必漲。
現在這樣的邏輯消失了,炒作當然就是暴漲暴跌,和20多年之後大家炒作顯示卡的情況是一樣的。
原本打算從希捷西數等米國機械硬碟廠家中進口機械硬碟的中間商,這一下猶豫。
他們開始向上遊的商家施壓,要求降低價格。
希捷和西數等米國品牌對夏國稍受硬碟,本來就是暴利。
畢竟硬碟在美國和東洋的銷售價格要比夏國便宜了一倍不止。
這些廠商也十分看好夏國的it市場發展,畢竟夏國有12億人,就算是隻有10%的人會購買電腦,那也有1.2億臺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