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普通的隨身碟傳輸100多兆的影片,可能需要一分多鐘,如果晶片和主機板的效能受限可能要好幾分鐘。
但是碳晶傳輸幾乎是秒傳,也就是他的效能已經達到了計算機硬體效能的極限。
換一句話說,碳晶儲存的傳輸效能,並不是受制於碳晶傳輸本身,而是受制於電腦的其他硬體。
陳瀟完成測試之後,坐在了沙發上。
他開啟一瓶礦泉水,咕咕兩口灌了進去。
天氣雖然很寒冷,但是陳瀟已經是滿頭的大汗。
實驗成功了!
這一次的成功意味著陳瀟開啟了科技的新時代。
今後世界的電子資訊產業,或許從碳晶儲存開始就會發生變化。
傳統的半導體技術,其效能和碳晶材料相差甚遠。
陳瀟在思考著是否從碳晶儲存開始,探索新的自己以前從未經歷過的電子資訊科技。
陳瀟思維很亂,他決心把這件事情放一放。
目前他要做的事情有三個。
第一個是詳細的撰寫碳晶儲存的相關論文,優秀的論文是技術變現的基礎。
第二件事是想辦法讓碳晶儲存量產,以此來代替傳統的快閃記憶體升至硬碟。
這樣長天科技的產品才不會受制於人。
第三個就是深度的挖掘碳晶儲存技術。
目前陳瀟嘗試的是8組色心,能夠達到256兆儲存。
那麼色心的組數是否再多一些?
其儲存值是否能夠達到一個相對上限?
&nb,甚至是1g的儲存。
那麼長天科技真的可以在強敵環繞的電子資訊領域有立足之地,並且能夠實施產品的壟斷。
想到這裡陳瀟舔了舔嘴皮,在重生之前從來都是西方科技公司個下過消費者的韭菜。
這一個時代,陳瀟是否可以拿起鐮刀,一個一個西方消費者的韭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