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之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交易愈加頻繁。
類似於手機MP3 、DVD、電視、冰箱、計算機等家電越來越多的走進了平常百姓的生活之中。
與此同時,消費者的權益意識也開始覺醒。
在過去,購買一件商品,如果出現了質量問題,那麼大部分使用者會覺得這是自己的運氣不好,不會去找商家理論。
又或者是你去找商家裡面,商家根本就不認賬。
但是現在不一樣,消費者都十分注重自己的消費權益,國家的相關部門也對消費者權益進行了立法,以保證大家的這一種權益。
《人人日報》這一次改版,並且願意關注和報道靈悅MP3的虛假宣傳問題,也是基於上述背景之下。
《人人日報》的記者自己來到了江州市質量監督管理部門。
質量監督部門已經拿到了數10臺靈悅MP3,這一些MP3分別是從凌華工廠以及果美的銷售店隨機抽樣拿過來的。
其實讓質監部門有一些意外的是,無論是果美還是靈悅公司都十分配合這一次的抽樣檢查,而不像是有些企業,各種阻擾甚至塞紅包進行賄賂。
得知《人人日報》的記者會過來採訪。
質檢部門還是相當重視,畢竟這個級別的媒體是很少來江州的。
所有的質檢環節都是嚴格按照規程來,沒有任何的鬆懈。
《人人日報》的彭記者一行人抵達了江州,沒有任何的停留,彭記者很快就抵達了質檢中心。
簡單的歡迎儀式之後,質量檢測中心的負責人汪主任向彭記者簡單地描述了事情的情況。
汪主任私下裡也在吐槽,要不是各路媒體都在爭相報道,這件事情根本就不會弄得這麼複雜。
彭記者做了新聞這麼多年,她也覺得不過就是一個MP3的續航問題,背後肯定有推手,不然絕對不可能成為各個媒體的熱點話題。
彭記者對汪主任提了幾個問題。
“汪主任,你從專業的角度來看,靈悅的續航能到15天,是不是虛假宣傳?”
第一次接受如此高大上的媒體提問,汪主任當然要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
汪主任說道:“這件事我們質檢中心十分重視,你諮詢過很多行業的專家和技術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