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華的每一句話都十分在理,對陳瀟的喜愛更是溢於言表。
方華甚至說道:“就這個陳瀟,要是能夠學習計算機軟體,將來夏國的計算機發展史上,必定有他的一筆。”
李言校長是學哲學的。
他從哲學的角度去分析這件事。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同樣人也是。大家都不是聖人,何況偉人還會犯錯誤。”
李言笑著說道:“我覺得方主任說的很有道理,我們要愛惜人才嘛!”
“陳瀟年紀還小,就算是現在有一些行為不太正確,咱們也要給他改正的機會,我們是做老師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嘛。”
“要是每一個孩子,一生下來就什麼錯誤都不犯,順順利利的成長,那麼我們老師也沒有必要再存在了。”
李言又說道:“話又說回來,這種事情這種報道還不一定是真實的。”
李言因為受到環境的影響,屬於學術性人才,內心裡對商人其實有一定程度偏見的。
任主任則有一些擔心的說道:“李校長,但是《江陽日報》都報道了這樣的訊息,我有一些擔心是上面的領導不好開口,所以借《江陽日報》之口去說這件事。”
任主任幹了長時間的行政工作,有很強烈的政治敏銳性。
畢竟一個省的報紙不是什麼訊息都亂髮的。
江州大學的級別雖然比較高,但大學的位置在地方上,無論是學校規模的建設還是配套政策的實施,都離不開地方的配合。
所以大學都願意和地方搞好關係。
任處長的擔心就是,害怕因為這件事得罪了某些人,對學校的發展不利。
李言也是老油條,說道:“你知道為什麼只是《江陽日報》報道這件事情,而沒有任何人給我打招呼嗎?”
“這其實就是江陽省脫不開前面勉為其難發表一個宣告,但是我相信江陽省內心是不認同這件事情的。”
李言十分地霸氣,拍拍桌子。
“話又說回來,我們怕個屁!江州大學是副部級學校,他江陽省算老幾!”
“資本了不起了?資本才是最要不得的!”
“再大的資本要尊重知識,尊重法律!只要陳瀟沒有違法,我們擔心什麼?!”
李言已經拍板了,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任處長,你的文筆好,你給這個舉報人回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