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陳家三姐妹都會在陳強家團年。
老陳家有三兄妹。
大姐陳梅是全職太太,老公周紅兵從木匠起家,敢打敢拼現在是省會江州市一個小的勞務分包商,家境還算比較優渥,兒子周濤高中畢業後就跟著父親跑工地,談了一個城裡的在銀行工作的女友,準備今年國慶結婚。
三弟陳建以全家之力供他念書後也算是鯉魚跳龍門,大學畢業就分配在江州市建設局,現在是一個科長,妻子孫豔在江州一中當語文老師,女兒陳萍和陳瀟差不多一樣大,在江州一中唸書,也是高三。
如果僅僅是老陳家三個兄弟姊妹,那感情沒得話說,畢竟是一個媽帶大的。
當初陳建的學習成績可以,但是家庭條件很差,只有陳梅和陳強早早出去幹農活供一個學生,這樣的姐妹感情怎麼可能不好?
但現在畢竟都安家了,每個小家庭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老一輩的又去世了,才會發生一些就齟齬。
矛盾的根源就是江城機械廠的這一個家屬房。
家屬房並不寬敞,套二,70多平,也值不了多少錢。
最關鍵的是,陳建在江州建設局上班,有確切訊息是江城機械廠家屬區要拆遷,而且是一比三的賠付,這下三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想法了。
98年,全國上下開始商品房改革和城市基礎建設,江城市也不甘落後。
江城機械廠家屬區的位置就在江城市的市中心,像一塊狗皮膏藥一樣貼在江城的心臟上很是噁心。
江城如果想進一步發展,要麼把行政職能機關和教學、醫療資源外遷,要麼就把江城機械廠的家屬區給拆了。
顯然,最後一個做法要更划算一些。
所以江城機械廠家屬區拆遷應該就是今年的事。
大姐陳梅嫁得好,周紅兵會找錢。陳建也因為哥哥和姐姐的支援,所以才能夠念大學後面分配到比較好的工作。
所以陳強的父親為了補償陳強,也為了扶持最弱勢的一個,讓陳強在江城機械廠頂崗,也把不大的房子留給了陳強。
不拆遷還好,一拆遷,大姐和弟媳都有不同意見。
三家人為這事兒要鬧得有些不愉快。
中午時分,陳梅和周紅兵、周萍一家坐著周紅兵的桑塔納來了
作為第一批包工頭暴發戶,周紅兵也算是江陽省第一批買車的。
能開桑塔納已經是很了不起!
陳建一家人則是坐大巴車過來,雖然是建設局的科長,但是陳建的條件還夠不著買車。
“陳瀟,哎呀這麼久沒見,又長高了!”陳梅提著禮物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