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來接我?”
陳瀟問道。
“一個小時後到,我請你吃江州最好吃的火鍋。”
陳瀟在家裡玩了一把實況等著王翔。
11181網站每天還是能夠給陳瀟帶來一定的影響力,但是比起研發主機板,還是相差太遠了,每天最多的時候有0.5點,少的時候只有0.001左右。
這說明系統有自己的一套運算模式,也證明了影響力實在是太難賺了!
陳瀟家的玻璃不隔音,王翔在下面按了一聲喇叭就聽見了。
今天王翔還是開的電子廠的燕京老吉普212,陳瀟不由得對車多看了幾眼。
一個小時後,兩人抵達江州。
王翔把VCD的樣機給陳瀟看。
VCD的確非常輕薄,大約有兩個CD機大小。
看外觀,VCD的確非常精美,符合更流行的審美觀,比以前的那些大疙瘩要好看多了。
王翔將VCD的電線插在電視上,又拿出一張成龍的《霹靂火》電影VCD放進去。
開機,播放。
電視上的畫面顯示穩定。
王翔又拿出遙控器,嘗試了快進、後退、暫停,暴力快進等功能,VCD發揮穩健,沒有出現卡機和宕機的現象。
技術比起以前的老式VCD已經非常成熟了!
王翔說道:“這是按照你上次給的主機板圖進行了一些改良,這樣我們就能夠得到輕薄的VCD的,裡面的微型磁頭,我們也是費了好大功夫才搞定。”
王翔有些激動說道:“怎樣?現在VCD市場競爭很殘酷,但是利潤也非常高,只要我們能夠殺出一條血路,就能夠佔領市場!”
VCD是夏國人發明的,夏國也有了全球第一個VCD品牌——萬燕。
因為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萬燕也將VCD的產業從幾百萬做到了十多億RMB。
萬燕走的就是——生產硬體、打廣告、收購電影、音樂版權、出售VCD碟片的路子。
這樣的路子在陳瀟重生前很多網際網路公司也在用,只是變成了影片網站收購版權,出售會員的模式。
但是因為萬燕研發VCD的時候沒有想過申請專利,導致VCD居然沒有專利,在法制不健全的90年代,各種生產VCD的公司蜂擁而至,一個主機板解碼器一個塑膠盒子就是一臺VCD。
後來VCD的價格從四五千降低到一千多一點,有些山寨產品價格只有八九百甚至四五百,大廠根本就無利可圖。
VCD就這樣在內卷以及新技術的打壓下,在2000年左右徹底死掉了。
王翔還是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得到自己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