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 49 章 想到了賺錢的法子
雪下了停, 停了又下,才化了一半的雪又被覆上。如此反複,地面始終被積雪覆蓋, 一片素白。
晃眼間,進了臘月。
不能下地勞作, 又沒其他營生。是以漫長的冬日裡, 婦人們時常結伴去串門。一起做做針線,話話家常,以此來打發時光。
她們聊的, 多是些自家的男人, 孩子, 婆母, 以及田地裡的莊稼。
而她們最常去的, 便是虞家。
一是虞家沒有成年男人, 用不著避諱。二來,相比較起來,她們都與虞薇念更親近些。
“我原先在孃家時,跟著哥哥嫂子學過做豆腐。等開春了多種些豆子,再上山多采點菌子木耳的, 攢些錢。等來年入冬前弄個豆腐作坊, 冬日裡磨些豆腐來賣, 也好多些進項。”
“老古話說人生三大苦,撐船打鐵磨豆腐。做豆腐可是個辛苦活兒, 二更的天就要起來磨豆子。”
婦人笑了笑,“起碼咱還有這個命苦。說句不好聽的,咱們這些個平頭百姓,哪個不苦?不苦便沒飯吃。說起來咱們還算好的了, 起碼吃些苦還能活命。不像那些流民……我那天聽陸解差說,關內又死了不少人。”
是啊,關內又死了不少人。
“哎……”
有人重重嘆了一聲,屋裡的氣氛突然變得凝重。姚娘子瞧著氣氛不對,拿過虞薇唸的舊襖子幫著縫了起來,又說起她未出嫁時在孃家的一些趣事。引得婦人們一陣發笑,氣氛瞬間緩和了不少。
火炕的最裡邊,虞薇念靠牆斜臥著,懶洋洋的,邊聽故事邊看婦人們做針線。
其實,她也是想幫忙的。奈何實在做不來針線這等細致活兒。別說是繡花,就是簡單的縫縫補補,她都能將手指紮出好幾個血窟窿來。
被紮了幾回後,李氏便不敢再讓她碰針線。
“現瞧著,阿念倒是圓潤了不少。”姚娘子用牙咬斷了線,將縫補好的襖子遞了過去。
聽到姚娘子如此說,李氏抬起頭細細打量起虞薇念。發現確實如姚娘子所說那般,比起之前,如今的阿念小臉上有了些肉,就連氣色都紅潤了不少。
虞薇念也伸出手摸摸了臉,笑道:“自從落了雪,便日日窩在屋裡。整日吃了睡睡了吃,就算是養豬也該貼些膘了。”
“哪有將自己比作豬的?”姚娘子好笑,又埋下頭幫著納起了鞋底。
虞薇念難得的沒反駁,坐起了身子揉起了腦袋。先前那婦人的話縈繞在心頭,久久不散。逃荒時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日子,歷歷在目。
雖說如今有屋有糧食,但日子過得卻是緊巴巴。吃得是粗糧,每頓也只敢吃個八分飽。買回來糧食也僅僅夠這個冬日裡餬口。不說哪日再遇著天災人禍,但凡落雪的日子再長些,用不了多久就得做吃山空。
看來,她得想些冬日裡也能賺錢的法子。只要手裡有了足夠的糧,下多久的雪她都不慌。
虞薇念託著腮,眉頭微擰,腦中一遍又一遍的搜尋著關於東北的記憶。
好一番回想,想到的都是那些博主做得東北美食,以及趕大集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