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回京】
這夜風波後,“蕭言舟”倒是沒有再躲著謝蘅蕪的必要了。
像從前一樣,有空了“蕭言舟”便召她去紫宸宮,然後兩人相對而坐,彼此相安無事。
偶爾謝蘅蕪無聊,出言挑釁他幾句,滿意看著“蕭言舟”露出氣惱又不能對她如何的神色。這種拌嘴的時候,趙全往往會退出去躲避。
日子面上平靜,卻又並不平靜。
謝蘅蕪其實已經隱隱猜出來蕭言舟去做什麼了,說不擔心是假的。他既然隱瞞了身份,那麼面對的便是百千倍的危險。
要是蕭言舟出了事,她的境況可就糟糕了。
這點憂心不能言明,也只有瞧著“蕭言舟”被氣得跳腳才緩解一些。
她相信他們之間一定有秘密聯絡的方式,“蕭言舟”還有閑心見她,想來尚且順利。
但蕭言舟那裡並不算順利。
工部尚書要去的訊息是擺在明面上的,到了青州之後自然被青州太守盛情迎接。
太守態度積極,十分配合,工部尚書一番檢查,還真揪出了幾個蛀蟲惡霸。
但眾人都知道,這不過是被拉出來頂罪的小嘍囉而已。真正的幕後者,隱藏在更深處。
雪災如此嚴重,青州太守府還能拿出諸多珍奇招待,本就很可疑。
揪出那幾個明面上被送出來的人後,工部尚書並沒有要離開的意思,甚至查得更厲害起來,大有誓不罷休的意思。
背後之人大概著急了,打暈了隨尚書一同來的一位言官。
這事是被下獄的嘍囉的兄弟做的,動機也顯而易見,伺機報複罷了。
但這是顯而易見的示威。
工部尚書大怒,態度越發強硬。青州太守見情況不對,終於忍不住,秘密召見了蕭言舟。
他看出來這是工部尚書最器重的幕僚,如果能說服他,自是事半功倍。
蕭言舟自然一開始推拒,青州太守也預料到了這一點,多番威逼利誘。於是順理成章,蕭言舟“叛變”了。
對方並不是完全信任他,但要利用他總得透露些什麼。蕭言舟藉此順藤摸瓜,搜羅了不少罪證。
對方謹慎,盯他盯得緊,蕭言舟一時沒法及時傳訊回京,“蕭言舟”也只能靜觀其變。
除夕將至,宮中四處妝紅,宮人面上也都有了喜色。
“蕭言舟”也終於收到了新的指令。
青州那兒證據確鑿,全部指向沈氏之下最大的豪強張氏。
而沈氏,恰巧就是與崔氏結緣最深的世家。
有誰撐腰不言而喻。
張氏一子供職於青州,將所有賑災銀兩中飽私囊,分出部分打點了上下官員,加之背後依靠沈崔,無人敢動。
甚至於工部尚書這樣的高位京官出面,由於賄賂無果,張氏竟想幹脆令他橫死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