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仙家小廚娘> 第六章 書院少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章 書院少年 (2 / 3)

油紙包裡,放的是江小棠煎好的茄餅,鬆軟酥脆,不費牙口,正適合張大娘吃。

送走了張家漢子,楊氏一邊提著豆粉往廚房走,一邊道:“張大娘就是客氣,才吃了多少,這豆粉得有兩斤呢!”

江小棠接過小布袋瞧了瞧,說:“是綠豆粉,伯母,我做點綠豆糕給哥哥當點心吃吧?這個容易存放,帶著也方便。”

“你看著辦吧。”現在廚房的事,楊氏已經不插手了。

晚上,江小棠和江少樂並肩坐在燈下看書。

她現在已經知道了,這種燈用的粉末叫明石粉,是開採明石的邊角料磨成的。明石是仙家照明之物,修士用來裝飾洞府。

為了省明石粉,家裡只在大堂點了燈。江小棠和江少樂坐一邊看書,楊氏坐另一邊做針線。江誠在院子裡不知道折騰什麼,他要走好幾天,家裡一些重活得先幹了。

“哥哥,怎麼了?”見江少樂翻來覆去地看著兩頁書,眉頭緊皺,很煩躁的樣子,江小棠問。

江少樂將手中的書推過去:“這是先生今天教的經文,總覺得前後矛盾。”一起讀了半個月的書,江少樂對江小棠的水平有所瞭解,不說超過他,至少不比他差。

江小棠接過,翻看兩頁,笑道:“哥哥不介意的話,我來解讀一下。”

“好。”江少樂當然不會介意。

知道那個世界的文字,就是這個世界的上古蝕文後,江小棠發現,許多字的意義已經被曲解了。在修士眼中,上古蝕文就如同天書,一篇簡單的經文,會延伸出許多解讀版本。比如江少樂現在讀的這本《初解太平經》。

其實,在江小棠眼中,這本初解不如不解,因為許多地方,都曲解了原義,難以自圓其說。

不過,在這個功法珍貴的世界裡,一本好的經義解讀,那是要花錢的,江少樂讀的這種普通書院,只能發這種初解。

知識就是財富,放在這個世界,亦很適用。

江小棠仔細地將那幾頁經文看了一遍,取了張白紙,提筆沾墨,略帶生疏地寫了起來。

她的字不大好看,隱約記得,那個世界不是這麼寫字的。不過,用毛筆寫字她也學過,勉強還算工整。

片刻後,她將白紙遞過去:“哥哥仔細看看,有什麼錯漏。”

江少樂接過,越看越是驚訝。

不是因為她寫得多高深,而是因為她寫得很淺顯。江小棠的解讀與旁人不同,她不是逐字逐句的解讀,而是一條一條地分列,將重點列舉起來,再分別進行論述。

江少樂第一次看到這麼解讀的,看完之後,整篇經文像印在他腦子裡似的,條理分明,清清楚楚。

“妹妹寫得真好,”他不禁道,“要是妹妹去上學的話……”

“咳!”楊氏重重地咳了一聲,瞪了他一眼。

江少樂收聲,他知道,家裡再供不起另一個人上書院了,可是,真的很可惜啊……

第二天,江誠上路去禹水城。

江少樂帶著江小棠早上趕出來的綠豆糕去上學。

他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讀書又辛苦,常常沒下學肚子就餓了。江小棠沒來的時候,他通常會帶個紅薯去書院。可老是吃紅薯,會膩不說,肚子也容易涼,還時常被書院同窗笑話。

青霞書院,是青霞鎮最有名的地方。據說,這裡是青霞鎮惟一的靈地,幾乎所有的修士學子,都集中在這裡。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