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之下,熊起落入一座城池中檢視,這才發現城中人都已經離開,許多東西都被搬走了。
‘看來大雲已經在進行南遷了。’
熊起想到。
它覺得這是個聰明的、穩妥的決定。
在熊起離開前,大雪災就殃及十九省之地。
若要南遷,決不能十九省一起南遷,肯定是從最北邊的開始遷移。
而事實上,在熊起離開時,大雲靠北邊的一些區域百姓已經難以存活下去,都在苟延殘喘。
可以想象,即便熊起一去到極北之地就解決掉了大雪災的成因,這些大雲最北邊的區域也撐不過化雪期。
這麼大的雪災,如此多的積雪,即便是請來如司馬德炎那般的火系神府境製造火類天災,想要積雪融化到一定程度也需要至少七八天的時間。
何況利用火系天災迅速融化積雪還有可能釀成洪災。
畢竟利用一種災害化解另一種災害的方法,都沒有史書記載過,人族也沒什麼經驗,一時間很難較好的實踐。
綜合上述種種因素,先將北部一些區域的百姓南遷就成了必然。
果然,熊起繼續往南走,等到了原雲國地界,便瞧見了一些遷徙的隊伍。
哪怕有熊起指匯出的一些發明,大雲帝國如今在生產力上也只能算封建時期。
即便是帝國準備充足,吏治清明,律法嚴厲,也難以保證每個遷徙百姓的安全。
因此熊起匆匆一望,便瞧見遷徙百姓中有不少體弱之人直接倒斃在路上。
也虧得如今已經是大靈潮起後七八年,尋常百姓體質也得到了極大增強,否則凍斃在路上的人只會更多。
這樣的小事熊起管得了,卻沒時間去管。
它加快速度,半個時辰不到便進了莜都。
相較於半個月前,莜都人氣要旺一些。
因為不少南遷隊伍將莜都當成了一個大的中轉站。
另外這個初生的帝國也開始漸漸適應了這場大雪災——人類的適應力之強在眾生之中絕對能排入前列,前世今生的許多例子都證明了這一點。
再可怕的災難,只要無法一次將人滅絕,人便有可能適應它,甚至在將來戰勝它!
熊起悄無聲息的現身在資政殿外,便聽見裡面傳出雲瑤冷肅的聲音。
“朕三令五申,南遷乃當前我大雲頭等大事,任何官吏膽敢貪墨相關物資一絲一毫,皆斬不赦。
大員縣竟然還敢頂風作案,如此情況還有什麼可說情的?再有求情者一律下牢審辦!”
“臣等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