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議政廳被更名為青雲殿,寓意雲國國勢自此青雲直上。
青雲殿正殿中。
雲瑤高居王座。
殿內文武分列左右。
文有國相趙柄及以王昶為首的六部尚書及侍郎,武有上將軍聶敢當、忠信伯及車騎將軍司馬坦,以代表暝教的國師少府花鎣。
當然,除了這些人外,還有一些其他文武官員,加起來已然有近百人。
因為,這算是雲瑤稱王后的第一次大朝會。
除了需要守衛雲國四邊的前後左右四位將軍,能來的幾乎都來了。
“大王,而今我雲國坐擁雲、錦、昭、魏四地,共有55府,百姓325萬戶有餘,人口一千五百多萬。
領土之遼闊,人口之眾,堪稱諸侯國第一!
故而,再以府縣制治理已經不大合適,臣請在府縣之上置省,以巡撫主管民政事務。”
開朝之後,趙柄當先出列,向雲瑤說出了這番話。
國家大事自然不可能拿到這種大朝會上讓眾人慢慢商議,畢竟人越多,就越難商議出個結果。
所以,這事其實是雲瑤與趙柄等重臣商議好的,現在不過是拿到朝會上走個過程。
雲瑤聽了便直接問:“具體如何劃分省份國相可有計議?”
趙柄道:“臣已經寫好了奏疏,還請大王過目。”
說完,趙柄拿出一份奏疏,站立於王座側下方的一位侍女立即過來接過奏疏,轉呈給雲瑤。
用侍女而不用太監,這也算是雲國女侯之外的又一大特色了。
雲瑤將奏疏大概的翻了下。
上面所寫確實如先前幾人所議,在雲國設定司隸、北川、南渝、嶺西、河內、汝南六個省。
其中司隸、嶺西基本就是原來雲國、昭國的地盤,而錦地則被分為北川、南渝,魏地則被分為河內、汝南。
如此劃分,自然是想讓錦地、魏地的百姓儘快忘記昔日錦國、魏國的統治。
瀏覽完後,雲瑤便道:“國師計議周詳,便按奏疏上的來吧。”
接著,六部文官開始一一稟告各自管理的一攤事。
這些事基本上也都是議好的,同樣是在朝會上走個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