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趙柄在說時,雲瑤也在看相關的文牘。
其實這類事情趙柄、王昶等大臣過去兩月都在書信中向她陸續彙報過。
只是書信承載內容有限,送往雲嶺也需時間,所以她此番回到峳城才要重新瞭解一番。
南邊,雖然廉成率飛虎軍於北充府、鹽丘府邊界大敗錦軍,但畢竟兵力太少,因此最終依靠桐山關佔領了北充、鹽丘、蒼閬三府之地。
錦國原有十三府之地,底蘊深厚,因此,哪怕一連遭遇兩場大敗,後續依舊組織了數萬錦軍。
只是前兩次大敗錦國損失的不僅是兵力、領土等,更有士氣、膽氣。
故而這數萬錦軍來到桐山關外後並沒有進攻,而是依據關外山勢,開始修建大營。
隨後更是召集了上十萬的民夫,開始依據山勢修建另一座關城,大有捨棄北部三府之地,就此防守的架勢。
雲國這邊,剛收服故土六府之地,有一大堆事需要處理不說,兵力也不足。
因此,即便是錦國沒有迅速組織出一支防守大軍,雲瑤、趙柄等也沒有讓廉成繼續向南攻打的意思。
雙方皆無戰意,便在桐山關對峙起來。
至於北邊,鳳徽府未能收服,一則是因為雍國在鳳徽府和血棘關還留有一支精銳。
二則卻是冀國的事有了結果。
正如當初雲瑤與趙柄等人分析的那般,冀侯病逝後,兩位公子各自援引雍國、燕國爭奪侯位,最終卻是讓兩國趁機瓜分了冀國。
就此,與原來雲國國勢差不多的冀國滅亡,大虞北方只剩下涼、雍、燕三個強大諸侯國。
趙柄講完國內之事,話題一轉,又道:“君上,日前收到雍國密報,白仇未死。”
“什麼?”雲瑤聽了訝然。
在她看來,那一夜熊起出手,魏重身死,花鎣夫人被俘,營地內的雍軍也幾乎盡數覆滅,白仇活著的可能性太小了。
但緊接著雲瑤又想到,熊起並不認識白仇,出手時並未針對白仇,讓白仇僥倖逃得性命倒也可能。
回過神來,雲瑤便忍不住問:“白仇縱然未死,可他卻折損了十萬雍軍,便是雍國丟失六府之地也與他脫不開關係,雍侯是如何處置他的?”
雍侯袁天憲此時已經稱王,但云國這邊自然不會承認,因此上下仍稱其為雍侯。
趙柄聞言一嘆,道:“據密探所報,雍侯原本要將白仇直接貶為士卒,流放至草原戍衛北疆的。
但白仇獻上了魏重的人頭,又有太叔曄為其言語,袁天憲最終只是將其貶為偏將,留軍中戴罪立功。”
聽趙柄講完,雲瑤也只能暗歎白仇運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