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兩種選擇
1980年中國汽車年產量達到222288輛,雖說有一定的進步,但與同期的RB、韓國和巴西等國發展的速度比相差太遠,無論是產量、質量、品種或技術水平來說,都遠遠地落後於世界水平一大截,解放是從蘇聯40的吉斯150移植過來的,而吉斯150又是從美國1937年的產品轉讓過來的。
從品種上看,我們雖然有了重型貨車,但年產量低,存在著“缺重少輕,轎車基本空白”的嚴重局面。
現在的中國,運輸工具大多數還依靠人拉肩扛,特別在農村地區,更為突出。
當時修建一個水壩,都是靠幾千上萬人的人拉肩扛壘起來的,那場面,真像小品的臺詞: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現在重卡解放牌,可是狼多肉少,計劃內都是被一些大的企業分走了。
那些小的企業,連湯都喝不到。
現在好了,千鋒機械廠這樣的拖拉機,上面給了政策,不需要手續有錢就行,一下子彌補了這個市場的空白。
這是改革開放的一個大膽的嘗試。
“雷主管,我剛才排第一,你先給我辦理手續,我們單位來三輛。”剛剛攔住雷子的那位中年地中海一邊說一邊從檔案袋裡掏出一捆捆黑色的大團結出來。
“等……等等,先把錢收起來。”雷子哪裡見過這麼多錢,被嚇到了,趕緊止住對方。
“黃良河,你馬上去財務部那邊,叫他們多派幾個人過來數錢,再讓門口的保安加強警戒,陌生人不準放進來。”這麼多錢,自己可不會數,同時雷子也害怕有人趁機搶劫,讓門衛加強的警戒。
現在的治安可不太好。
等了一會,財務部派了三個中年婦女過來,拿著幾個箱子準備負責收錢。
“那開始吧!”地中海已經等不急了。
“大家不要著急,你們看向那邊,車有我們有的是,不要擔心不夠,看看我們那邊的生產線沒,每二十分鐘就有一輛車下線。”雷子壓住了現場的氣氛。
“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廠的產品,大家聽完再做決定。”雷子清理了一下嗓子,“我們廠根據使用者不同需求,開發了兩種不同等級的產品,一種是標準型的一廂拖拉機,燒柴油的,配有我們唐朝動力自然吸氣四缸柴油發動機,馬力50,每臺售價兩萬八,還有一種高配型的,看到那邊那排後面帶兩個車廂的沒,那就是高配型,配有一臺我們唐朝動力四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馬力67,比前面的標準型的50要高了30%,畢竟人家拉兩個嘛。”
“一個車廂容積四方,兩個就是八方,每臺售價三萬二,這個載貨量跟一臺解放差不多,解放是多少錢,咱們的只要三萬二就能得到一輛載貨量跟解放牌一樣,而且我們的發動機是燒柴油的,柴油多少錢,汽油多少錢,這個不要我跟大家說了吧。大家也見過外面那些手持式的單缸拖拉機,他們只有十幾匹馬力,而我們卻有50馬力,只要你裝得上,沒有我們車拉不了的。”雷子把兩種不同型號的車型介紹給了大家。
這話說的就非常有深意了,什麼叫只要裝得上,聰明人自然就想到法辦,而咱們中國人,最不缺就是這種聰明勁。
說穿了不就是把車廂加高嘛。
作為廠家當然不能明說了。
前一個星期培訓的結果在這個時候就顯現出來了。
“大家也不用著急下結論,車咱們有的是,給大家時間好好想想再做決定,不到急急忙忙買回去反悔了,那可不行,賣出去的車子,除非有非常致命的隱患缺陷,不然是不會換機子的,大家結合自己單位的實際情況再做決定要買哪種型號,想好了我們的銷售人員會帶大家去選車。”雷子說道,看向站在自己身邊的十個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