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好萊塢大片通緝令,夜店最開始的排片並不高,在大部分影院都只有20%左右。
隨著電影口碑的提升以及上座率的變化,上映的第二天,夜店的排片就提升到了30%。
影院也要掙錢的,好萊塢大片怎麼了?沒人看,就得減少排片!
於是,第二日,夜店的票房不降反升,達到了450萬。
夜店的質量就真的那麼好?
還是老郭的那句話,全靠同行襯托。通緝令的動作場面跟設定卻是不錯,但是缺少能拉動票房的明星,劇情上也缺乏太過突出的爆點,在國內市場並不怎麼受歡迎。
除了通緝令之外,同期的電影基本全員炮灰,連個能拉踩的物件都沒有。
於是,第三日,夜店的排片達到了40%,跟通緝令平分秋色,同期的電影也只能在這兩位的陰影裡瑟瑟發抖,只希望影院別把自己徹底下映。
上映的第三天是週五,正好是觀影高峰期。這一天結束,夜店的票房直接竄到了720萬,幾乎是首日票房的兩倍。
酒店裡,楊青臉色潮紅,在黃博跟徐徵兩人面前轉來轉去。
他覺得路演效果不錯,想再擴大一下宣傳範圍,但又不知道該說不該說,很是糾結。
正糾結呢,手機卻響了起來,楊青連忙接起。
“喂?寧導,怎麼了?”
“增加宣傳?好事兒啊,怎麼宣傳,我聽您的!”
“路演增加?好!網路宣傳?好!接受採訪?好!”
“哦,採訪您來啊,也行。您把宣傳計劃給我們發過來,明天就出發!”
放下手機,楊青對徐徵兩人說道,“徐哥,博哥,公司決定把路演的範圍擴大一些,聽說咱們的電影在二三線城市的票房也不錯,所以,過幾天咱們得繼續宣傳。”
徐徵跟黃博對視一眼,嘆了口氣。
宣傳還真不是人乾的事!不過,看著夜店的票房蹭蹭往上漲,他倆也挺激動。
雖然沒分成,但是票房就是號召力啊!演的電影票房高,演員的身價跟地位也就越高,互相成就嘛!
陳昆在畫皮中的片酬也就一百萬出頭,但是人家收入的大頭是代言跟廣告。
現在還不是後世,年輕演員也能拿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片酬。除了港臺天王之外,大家的價格都差不多。
票房分成那也得是發哥那個級別的演員才能有的,黃博跟徐徵現在還沒那個資格談分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