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江嵐家的肉香味兒越發濃郁了。
趙家村很多人家的早飯都是吃一口粗糧餅聞一口肉香下飯的,大家早飯都不敢多吃,怕中午去吃席面吃的少就虧了。
鄭氏一大早就給江嵐送來了一車菜,自家種的豆角、青菜、蘿蔔等等。
餘氏、鄭氏主力燒菜,王桂花的幾個兒子提來了昨天專門在村子旁邊的河裡廢了老大勁兒捉來的十幾條魚,放下魚就開始打掃場地,擺桌椅板凳,起灶燒水劈柴忙成一團。
江嵐把野豬腹部的五花肉先把皮烤了一下,然後冷水放到鍋裡綽了一下,拿出來切成方方正正的小肉塊,鍋裡放進去香料,醬油,冰糖塊,蓋上蓋子慢慢燜熟。
又挑出肥肉煉成豬油,油渣拌上白糖,旁邊眼巴巴看著的小新和趙雪兒一人得了一碗,兩個人一大一小蹲在屋門口吃,招來了全村小孩兒羨慕的目光。
江嵐又把瘦肉切成長條,用泡香料的水加胡椒,鹽,麵粉醃過後,先用中熱的溫度炸熟,又加了一把柴,把火燒的旺旺的,油很熱後,把炸熟的酥肉快速過了一遍,焦香酥脆的小酥肉就炸好了。
江嵐指揮著趙雲峰兄弟倆把魚處理乾淨,先在鍋裡雙面煎黃,又倒進去煮開放豆腐,蓋上蓋子,沒多久就燉成了一大鍋又白又鮮的魚湯。
鄭氏用大骨湯熬了蘿蔔,剝了許多大蒜切碎,澆上油蒜蓉青菜,切了豆角炒豬肉,炸了花生,用蘑菇燉了雞,再加上每桌一盆燉肉,有雞有魚有肉,這麼豐盛的席面,趙家村的一般家庭過年也吃不上。
快到中午的時候,陸陸續續開始上客了,大家基本都是一籃子雞蛋,幾尺布。
人差不多到齊後,趙里正站起來言簡意賅的說了幾句,大致意思就是響應朝廷的號召,接收南方水患難民——也就是江嵐母子,江嵐母子已經在縣裡備過案,從此就是趙家村的一員了。
趙里正坐下後,江嵐笑眯眯的說:“大家不要拘束,開吃吧!”
前面的話大家都沒心思聽,就等著這一句呢!
一時間沒有人說話,只有筷子勺子夾菜吃飯的聲音,大家吃了幾口後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這也太好吃了吧!
然後就是默不作聲,也不聊天了,搶著叨菜盛湯。
江嵐帶著小新跟餘氏,餘氏的婆婆,鄭氏,王桂花還有趙雲鳳在主桌,
她們旁邊桌上有個婦人劉英看著江嵐,江嵐這兩年吃的好,睡的早,又不像其他村婦那樣下地幹活,面板養的晶瑩白嫩。
江嵐底子也好,身材高挑,容貌清麗,是十里八村挑不出的好顏色,再看她置辦的這一手好席面,是個能掙銀子有家底的,就是帶著個拖油瓶不太理想。
不過轉念一想,雖然她覺得自己弟弟千好萬好,不過是死了個老婆,家裡有些窮,但江嵐要真是個黃花大閨女,她這麼好的條件未必看得上自己弟弟,她覺得江嵐和她弟弟正好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