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正常攻城,你難道就身著兵甲,不帶攻城器械,裸攻?
其實,不單單陳叔慎看到的這些,還有,還有很多看不到的。
如果有在建康的情報人員能夠傳遞資訊到城外的話,就會知道,賀若弼在封城據守的時候,讓手下搬來大量石頭,把建康四面八座城門的裡面完全堵住了。
為了防止陳國臥底間諜把建康城內的情況傳出去建康,賀若弼下了連坐令。
所以,看到一個鳥在四處飛舞,也沒看到其他傳信活動。
想要用火藥炸開實木重門,其難度恐怕比爆破城牆還難。
兩三米的城牆,是人為建築,肯定比石山難以炸裂,總之,情況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好。
火藥,只是增加了一絲希望,從完全沒有可能到有了機會。
歷史上,像建康這樣的大城市,大部分是兩種情況下被攻破的,一是,對方頭目繳械投降,二是圍住,等待對方糧食耗盡。
硬來,很難,代價太大。
至少,不是這個時候的陳國負擔得起的。
所以,當蔣石提前把火藥搞了出來後,陳國的高層才會看到恢復國都的希望。
因為,隋國建立不久,政治清明,上下一心,是不可能給陳國圍住建康,消耗的機會的。
唯一的機會就是突襲,在隋國沒有反應過來(這裡指軍事行動前,快速進入建康。
此時,建康城裡,盤踞著超過十萬的隋軍,還有著宇文述和賀若弼兩個可以和周羅睺媲美的大將,軍心被經營得穩穩的。
宇文述和賀若弼兩人商量,輪流值守,堅守建康城,等待隋文帝楊堅派兵來援。
如果不是因為陳國突然出現的“火藥”武器,憑藉著高聳的建康城牆,兩位大將軍都可以不用輪流,不用有人守夜。
夜晚,偷襲建康這樣的大城,只要主帥腦子不是摔到了,就不會有這種想法。
對於陳叔慎來說,攻打建康,手段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一個字“炸”。
頂住隋軍的壓力,不斷運輸火藥到城牆下,不斷引爆。
首先,就要把隋軍挖掘的溝濠重新填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