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皇上,而且我們不能再派遣更多兵馬去支援周羅睺太傅了,上次我趁著夜色讓杜伏威將軍出行,之後一直用旌旗掩蓋,不過我想對方將領可能看出了,一旦兵力再次減少,不說對方會不會改變狀態,攻打過來,單單對防區構架兩層防線都做不到,造成防禦體系過於薄弱,地形優勢發揮不出來!”
在這場深夜會議後,明確認識到了出兵支援三吳地區的不現實,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這裡打敗對方,或者把對方大大地壓制住,讓隋文帝派兵回援,減輕周羅睺太傅的壓力。
戰爭打響前,長江北面的周法尚已經摔軍和建康西面的新任統帥劉仁恩匯合,兵力達到五萬,加上兩萬原來的投降陳軍,有七萬之多。
由於有著這些陳軍的存在,陳叔慎可以以皇帝的名義離間、招降這一部分將士,畢竟當時陳國敗亡得太快,很多投降的將士都是被蕭摩柯和任忠等人裹帶著投降的。
特別是原鎮東將軍任忠,在朱雀門門破了之後直接投降,並勸降還在抵抗的陳國士兵:“我是陳國的大將軍任忠,我都投降了,你們還抵抗什麼呢?”
公元589年7月4日,建德皇帝陳叔慎大張旗鼓地顯示身份出來,一時間漢口大營將士軍心大振,反觀對面,引起了一點擾亂,特別是任忠帶領的兩萬陳國軍隊,至於蕭摩柯,隋文帝楊堅把他帶在了身邊,這樣的大將不是劉仁恩可以壓制的,避免其操作投降,儘管蕭摩柯已經把家人送往了洛陽。
隋將劉仁恩一邊繼續讓手下將士嚴加防守,讓任忠管理好手下軍隊,把偽陳軍隊分開駐紮,一邊派人快馬加鞭把情報送往三吳地區的隋文帝楊堅。
.........
廣州北部,由於隋軍進攻得太快,順江而下的杜伏威在這裡才上了岸,再往下,就是嶺南了。
杜伏威今年才十八歲,年紀輕輕,卻是威嚴無雙,兩年多的軍旅生涯,已經有了一點“總管杜伏威”的樣子。
站在一塊大岩石上,看著地圖,下面四周軍士井然有序地紮營做飯,沒有吵雜。
這種事情只能發生在個人軍事能力佔軍隊戰鬥力比重十分高的古代,這裡,十五歲封喉,十八歲稱帝的事情屢見不鮮。
根據一路收集的情報,三吳地區根據計劃,各地極少抵禦,隋軍行進很快,估計到這裡也不會太久。
“哎,可惜聯絡不上週羅睺太傅,不然可以合兵一處,增強勢力。”
不僅隋軍找不到周羅睺,就連陳軍自己人也聯絡不到周羅睺,好像他帶著三萬精銳憑空消失了一般!
杜伏威思索一陣,收起地圖,叫來負責斥候情報的將軍:“馬上派人去嶺南聯絡徐璒刺史,我們需要他的幫助,這是本將軍的親筆信和印記!!!記住,要快!”
“卑職領命!”
須臾,七八個斥候從不同的方向離開,嶺南閉塞,只能多派遣幾路聯絡官了。
情況的確有點急,杜伏威帶著這一萬精銳出發,為了速度,可是沒有攜帶太多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