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姑娘候在門外,透過洞開的鎏金硃紅門牆,只見殿內燈火通明,玳筵羅列。兩層的鐘鼓樂臺,置於大殿門庭兩側。有樂人敲磬而歌,古樂隆隆。
她抬眼,順著鋪在金磚曼地上的軟毯,筆直望過去。只見御座之上,文王身畔安置一寶座。有一宮裝美人伴駕在側,斟了酒,高高揚起皓腕,半倚半就,喂到文王嘴邊。
已然猜出那人便是招她來此,十分得寵的昭儀娘娘。七姑娘目光再不停留,只在席間,焦急搜尋那人身影。
御座下,他跪坐太子右首。她目光稍一偏轉,恰好,對上他沉靜而俊朗的面龐。
笙樂靡靡,他與她之間,隔著一眾披輕紗,打赤腳,執綢扇的舞姬。叫她看不清他眼底神色。
視線頻頻被舞姬所阻,她眼前是一片翻飛的嫣紅扇面。他的面孔,模糊隱在紅彤彤的綢扇之後。她只勉強見得,他搭在案角,半幅鑲金邊的衣袂。
許是僅只一面,他身上透出的沉穩,給了她底氣。七姑娘輕吐一口濁氣,遙遙觀望,但見賀大人已闊步行至御前,拱手施禮。
文王抬臂,緩緩一壓,縈繞於殿內的鼓樂,便如同絕薪止火。中央獻藝的舞姬,也倒退著,如潮水般退出殿外。
七姑娘立在門前,聽聞君臣兩人,客套寒暄幾句場面話,江陰侯又起身告了罪。賀大人這才與江陰侯一道,返身入席。
這時,方才給七姑娘傳話那太監,噔噔竄上玉臺,不兩步,拱著背脊,伏在巍昭儀腳下。高聲回稟,娘娘傳召的女官,此時已到了門外。
七姑娘心頭一跳,掩在袖袍下的小手緊緊握拳,暗道一聲來了!
守著“大方穩妥,不急不躁”,這條後宮裡永遠挑不出錯兒來的規矩,七姑娘兩手扣在胸前,微微斂目。行進間一派端莊恭謹,只經由他案前,幾不可察的,腳下稍稍一緩。
她低垂眼簾,眼角瞥見他投在她面上,安然而沉著的注目。她抿一抿唇,終是越了過去。
之後平平穩穩,一路到了御前,面上瞧不出絲毫怯場。看在諸人眼中,這位燕京小有聲名的秉筆女官,身形玲瓏,尚未及笄。頭一回面聖,能有如此氣度,似模似樣,倒也沒辜負她女官的名頭。
“你便是那姜氏女?”昭儀娘娘端著團扇,一顰一笑,皆成風情。團扇掩了她小半下巴,扇面上繪著墨彩美人圖。畫裡畫外的美人兒,競相爭豔。兩相一比照,自是為了應景,悉心妝扮一番,仿若那月裡嫦娥,玉貌花容的昭儀娘娘,顏色更為殊麗。
七姑娘有半個官身在,只深深一福,倒是免了她跪拜之禮。
“下官參見王上,參見昭儀娘娘。回娘娘的話,下官乃泰隆姜氏女,家裡排行第七。”
看她規矩不錯,說話聲氣兒平緩,條理分明。巍氏免了她禮,又令她抬頭仔細端詳一番。這才向公子成那處,哭笑不得,嗔他一眼。
就這麼個半大不小的丫頭,容貌尚可。哪裡又值當他特意進宮,懇請她在文王面前,幫他說話。
藉著抬頭的空當,七姑娘總算得了機會瞻仰天顏。
文王年過四十,五官端正,樣貌威儀。觀他面相,早年也該是一壯志酬籌的英偉少年郎。只可惜,許是長年政令不通達,眉宇間繚繞著一絲抹不去的鬱郁。額頭刻著兩道深深的皺紋,緊抿的嘴角,微微有些下拉,無端就顯出幾分老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