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的書讀過幾本,沒有實踐,也只能摸索著來。瞧他面色慘白,這時候若撇下他,跑出去喚大夫,七姑娘保不定,回來這人還在不在了。
本著“先保命,再治病”的念頭,她得先把這人給穩住。最好仲慶能早些回來後堂。
“大人,下官斗膽,料想您患的是‘哮證’或‘喘證’其一。”古時無哮喘一詞,醫書中分而論之,有所不同。
“下官曾遇到過與您這病,發作時十分相仿的情形,略通舒緩之法。如今留您一人在此,實是不能安心。只得先行解您危急,再去求醫。”
壓著嗓門兒,儘量溫聲細語。哮喘發作時,病人心頭已是惶急,再受不得吵鬧。她之所以提到見過類似的病患,不過是給他信心,心理上先做安撫。她表現得鎮定,才能令他與她信賴,積極配合。
賀幀只覺耳畔女聲柔順輕和,沉穩的語調,此時聽來竟格外順耳,似能減輕難受。喉間的領口被人解開,她撥開他衣襟的時候,微涼的指尖,劃過胸口。之後,一雙柔軟的臂膀繞到他身後,快速而不毛躁,替他褪去腰封,再摸進裡邊兒,鬆開他腰間的褲帶。
七姑娘這會兒下手又快又準,手腕穩穩的,一心只想救人,哪裡顧得上規矩教條。
解開了束縛,看他尚且支撐得住,她便匆匆跑過去,敞開雕花窗,叫新鮮的空氣流動起來。眼波瞥見窗前條几上擺放的一盆鳳仙花,開得妖嬈而熱鬧。七姑娘想也沒想,抱著那陶盆,一氣兒從窗戶口,整個兒給遠遠扔出去。
她懂藥,可到底不是大夫。誘發哮喘的原因何其多,其中有一條便是過敏源。如今她也是病急亂投醫,但凡能想到的,不論對錯,先處置了作數。
這時候,噴霧是指望不上,這人身上也是乾淨,腰間袖兜,除一塊玉佩,一柄象牙摺扇,明知有病史,隨身竟是連一粒藥丸子也摸不出來。
七姑娘沒撤,只得扶了他腰身微微前傾,端坐起身。一邊懇請他隨著她話語,嘗試著調整呼吸。她的小手輕輕擱在他胸前小腹,一邊指引,一邊讓他進入舒緩的節奏。
她在鼓勵他,輕言細語,卻滿懷堅定。
此番他哮喘發作雖急,算得嚴重,好在並不致命。她觀他臉色,沒朝著更糟糕的青紫色變化,漸漸的,神情間苦痛,好似有所緩解。可她心裡依舊著急,一時不致命,貽誤得久了,終究是危險。
正要向他道明,她需得外出尋人請大夫。卻不想,先前她留在門外的果餅幫了大忙。仲慶沒回來,徐大人先到了。
徐存本是呈送文書,只到了後堂,不見姜女官人影。徐存正納悶兒,眼梢不經意瞧見賀大人門外,憑欄上吊著兩串兒鼓鼓囊囊的物什,那蒲葉包裹的式樣,跟七姑娘方才贈與眾人分吃的果餅,好似有幾分相似?
徐大人懷著好奇,頭一回見識,有人這麼贈人秋節果餅的。只想著過去瞧個新鮮,沒想到,他甫一靠近,賀大人屋子裡竟傳來姜女官驚喜的呼喊,只叫的卻是“仲慶”。
之後的事,也就順理成章。徐大人進屋,比七姑娘受了更大的驚嚇。
賀大人那上氣不接下氣的模樣,已是嚇人。姜女官在一旁,一頭攙扶著人,一頭將手探進賀大人襟口,面上全神貫注,嘴裡翻來覆去只念叨著“吸氣”“吐氣”。語調很是柔緩,頗有耐性。兩人貼得近,賀大人乏力,歪著脖子,偏頭倚在姜女官身上。吐息雖艱難,卻能見得漸漸好轉。
兩人姿態異常親密,若非徐存清楚知道此事前因後果,這場面真是,叫人尷尬。
使人趕緊去請了醫官,徐大人握拳清清嗓子,終是主動上前,替下了姜女官。幫著賀大人穩住端坐的身形。
徐大人在此,七姑娘只覺憂心也分出去一半兒。退到一旁等大夫那會兒,被賀大人指派出去跑腿兒的高女官,急匆匆趕回來。見了七姑娘,只拽著她手,彎腰撫膝,氣喘吁吁,又驚又怕。
本是喜氣洋洋的秋節,廷尉衙門裡因著右監大人一場急症,人人驚出一身冷汗。因著七姑娘說得明白,救人如救火,坐堂大夫被請來的時候,隨身帶了對症的藥丸。藥到病除,只小半時辰,賀大人便安然脫險,眾人長長舒一口氣。
風波過後,不出意料的,大夥兒對七姑娘處變不驚,博學****,迭聲讚歎。
“今日多虧有你。”高女官如今還在後怕。她是賀大人的從史,若是上峰出了事兒,她必定難討罪責。大周律令雖要不了她的命,可江陰侯絕不會善罷甘休。那位侯爺本就只世子一位嫡子,從小偏疼得厲害。侯府世子若有個三長兩短,江陰侯雷霆震怒,想來少不了遷怒。
高女官握著七姑娘的手,感激涕零。因著此時賀大人只宜靜養,受不得挪騰。便在屋裡靜靜將養。閒雜人等皆退出去,只留下剛趕至的御醫,在裡間再行請脈。
隔了道屏風,外間只高女官與七姑娘兩人。因著是女子,到底照顧人的差事兒辦起來更妥帖。高女官留下,七姑娘卻是要告辭離去。
“何來這般客套,你我同屬朝廷女官,分內事罷了。只之後,若然再遇上賀大人吃酒,甭管那位聽不聽得進去,多勸勸總不是壞事兒。飲酒傷肝,辛辣味兒太重,這麼著一刺激,難保又要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