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一位女老師,平時很嚴厲,此刻卻對小麗很溫柔很有耐心。
她告訴小麗,這不是生病了,是長大了,長大的女孩子每個月都來月經的。
她給了小麗一包衛生巾,教她怎麼使用。
小麗驚慌的情緒被安撫到了。
小麗的衛生巾用完之後,就悄悄跟奶奶提了這件事,希望奶奶能幫她買衛生巾,結果卻遭到了奶奶一頓嚴厲的責罵!
奶奶說她:“你個賠錢貨還想用衛生巾?那都是城裡人才用得起的東西!”
之後奶奶給她找了一些粉紅色的衛生紙,折了幾折,遞給孫女,“咱們都用這個,很貴的,你省著點用!”
小麗低著頭,從奶奶的手中接過了那一疊粉紅色的衛生紙。
奶奶又說:“女人的血太晦氣,會讓男人倒黴的,你這幾天離你爺你弟都遠點,吃完端碗回你屋吃去。”
“奶我知道了……”
衛生紙沒有粘條,容易錯位,量多了還容易透。
小麗在一節課下課後,起身時,她後桌的同學就看到了她褲子上紅呼呼一片,椅子上也有血跡。
後桌的男生誇張的大呼了一聲,“哇!快看,小麗漏血了!”
他這嗓子,成功引起了班上所有同學的注意。
很多男生或是好奇,或是淘氣,或者就是帶著惡意向小麗圍攏了過來。
“我聽我姐說過,這是來例假了!”
“咱們才上五年級,她就來例假了?真噁心!”
“女人來事兒了就能生孩子了吧?”
“這麼多血啊?血牛血牛血牛!”
小麗聽著那些男生的起鬨,淚水從臉頰滑落,整個人卻僵站在那裡,不知該如何反應。
班上有些女生覺得小麗可憐,可也不敢因為小麗來月經去跟那些調皮起鬨的男生吵架。
這是一個比較落後的小鎮,在這裡,大部分人的觀念都是月經是骯髒且羞恥的,是不能隨便對別人提的。
連衛生用品都不能直接說它們的名字,而是用各種“小麵包”“小翅膀”“那個”等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