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飛船首先需要設計框架,一個好的框架,可以起到節省大量時間精力材料的作用。
比如超硬合金來說,任何一艘飛船當然是使用的越多,飛船就越堅固耐用,效能也越先進,可是對於超硬合金消耗來說,顯然就會增加。製造成本也隨之增加。
怎樣減少各種消耗,還不降低飛船的堅固耐久性,這就是一個合理最佳化的框架作用。
比如角度這個最普通的設計框架,一個角度三個坡度設計,第一個坡度抵擋一部分傷害,第二個坡度在抵擋一部分傷害,到第三個坡度可能就不會受到傷害。
散射角也同樣有著很好的作用,可以將攻擊透過散射角,散射轉移受到的攻擊傷害。同時氣動阻力也能夠被減小。
一艘飛船從建造的那一刻起,總的框架就首先被研究應用,構成框架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飛船龍骨,就好比人體身上的骨架,輸出以及承受各種力傷害,實際上就是依靠骨架。
不過面板肌肉,也有緩解降低一部分傷害的能力。
人體發力的最主要部分,就是筋骨。相當於飛船的龍骨框架是一個道理。
這個龍骨框架可以說十分重要,當飛船受到巨大的能量或者物理攻擊碰撞時,首先承傷的是裝甲部分,如果傷害不高,那麼直接就抵消了。
但是一部分傷害動能,會被龍骨承受並且抵消。
當裝甲不能完全抵擋傷害,那麼龍骨就會受到最大的壓力,龍骨一旦也不能承受住傷害,那麼飛船就會面臨解體的危險。
當然這裡面不包含穿透性傷害,穿透性傷害會透過另外一些技術進行規避。
幾何數學中就有很好的例證,三角形是一種非常好的支撐形態。當然也還有其他更好的方式,並不會只有這一種,例如組合承傷結構。
任何一個部位受到傷害衝擊,都會將衝擊分散到所有承傷部位,共同分擔這一傷害。這就是一種非常先進合理的設計理念,也是框架龍骨的作用。
框架出來了,剩下的無非就是填充安裝裝甲,從內裝甲,到外裝甲,在到附屬裝甲,裝甲型別也同樣很多,有坡度、傾斜、散射、干擾、動能、等等型別裝甲。甚至可以安裝多層複合裝甲。透過各種設計抵抗消耗受到的傷害。
除了這些飛船其他的功能,同樣也十分重要,比如載重量、燃料攜帶量、儀器裝置效能、動力型別、自身火力強弱、包括飛船使用了多少種類的先進技術。
綜合性飛船與專業性飛船,設計要求偏好也是不同,比如運輸艦、戰艦就是兩種傾向非常極端的型別。
一個幾乎沒有任何輸出傷害能力,一個卻儘可能的增加自身傷害能力。
綜合性飛船是集合了以上兩種艦船,或者更多型別艦船的所有優點。專業飛船則是偏向某個能力或者方向。
民用與軍品的側重同樣不同,民用則全力的偏向經濟性,軍品則偏向更強大的效能。也是表現得最為突出得例子。並不能說誰好誰壞,只能說各自使用得環境就不同。
就像PT陳很早使用得民用運輸船,能拆得基本全拆了,全部用來增加到運輸能力上來,而運輸艦女神號的時候,則儘量的增加各種功能。
可惜的是他的運輸艦也是用錯了地方,用來在最安全的航道,運送星際旅客,也算是白瞎了各種先進的技術和儀器裝置,相反還增加了燃料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