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風回到住處後,恨不得第二天一大早就衝到日本總領事館去找巖井英一,儘快進入角色,但茅處長的話始終在他耳邊響起:
——你務必記住,千萬不要一到上海就去找巖井英一,一定要等到合適的時候,創造出合理的機會,讓他找到你。
問題是如何才能讓巖井英一儘快找到自己呢?
南京淪陷後,蔣委員長一直期盼著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能夠從中調停,希望不要再進一步擴大戰爭,但因為已經佔領了國民政府的首都,日本上下似乎有點得意忘形。
日本外相廣田提出停戰的條件是:一、中日滿(洲)“三國”合作防共;二、華北特殊化,並將特殊化範圍擴大到內蒙及上海附近的非軍事區;三、中日滿“三國”成立經濟合作協定;四、中國賠償日本戰費。
廣田還附帶宣告,中日進行和談的程式如下:蔣委員長必須先表明堅決反對共產黨的態度,然後派代表至日本政府所指定地點,由德國元首希特勒建議中日直接談判,日本才可以接受。同時,日軍只有在和約成立後才考慮停止軍事行動。
在國人和延安的巨大壓力下,蔣委員長和他的國民政府不可能接受這中苛刻的條件。
日本首相近衛文見蔣委員長拒絕接受這些條件,一氣之下,竟向全世界宣佈:不論在任何情況下,日本均不與國民政府交涉,也絕對不容許第三者出面調停。
接著又聲稱:帝國政府今後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而期望真能與帝國合作的中國新政權的建立與發展。公然表示,要在中國扶植一個足以與國民政府分庭抗禮的偽政權。
沒有任何退路的蔣委員長大怒,立即措辭強烈地表明瞭中國將繼續抗日的立場:“中國政府於任何情形之下,必用全力以維護中國主權與行政之完整。任何恢復和平辦法,如不以此原則為基礎,絕非中國所能接受,同時,在日本佔領區域內,如有任何非法組織篡竊政權者,不論對內對外,當然絕對無效。”
正因為如此,一場中日之間一決雌雄的大戰,已經無可避免地一觸即發。
而作為日本外務省的特務頭子,巖井英一正忙著蒐集國民政府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情報,怎麼有時間在上海逛大街,凌風又怎麼可能與他不期而遇呢?
如果不能在這場大戰之前打入鬼子的情報機關,凌風的任務還沒開始就意味著失敗。
陰雨綿綿地天氣,讓凌風背部隱隱作痛,但內心的焦慮更讓他惶惶不可終日,可除了晚上睡覺,白天在租界漫無目的地到處瞎撞之外,他實在是沒有任何辦法。
一個禮拜又過去了,一無所獲的凌風,陷入了極度的孤獨與鬱悶之中,作為共產國際遠東站的情報員,他一直就是奉命潛伏,等待召喚,因而從未有過象現在這種,近乎於切膚之痛的緊迫感,直到這時,他才發現自己似乎更適合衝鋒陷陣殺敵報國。
在無法接近巖井英一的情況下,他忽然想出了一條捷徑:既然戴老闆那麼看重自己是否能夠潛伏在巖井英一身邊,那就證明巖井英一那裡,一定會有很多關於鬼子的軍事情報,自己為什麼不直接潛入他的辦公室盜取那些情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