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陸瑤有些不理解。
她有一次感冒去醫院就診,主任醫師處方寫的她一個字都不認識。
這麼潦草,難道是怕藥方外洩?
但大可不必啊,普通的治療感冒藥,需要那麼保密幹嘛?
又不是什麼寶貝。
而且去領藥的時候,那些藥劑師居然能夠看懂,這就離譜。
後面陸瑤詢問醫生,醫生說辭很簡單,習慣問題,因為他一天要看很多的病人,非常忙,所以實在是沒有時間規規矩矩地寫字。
一般寫處方,只要自己能認出來就行了。
但陸瑤覺得這種說法有些扯,但也不好繼續追問太多。
她平日裡都是有自己的私人醫生,也很少去外面的醫院,懶得去刨根問底。
其實學醫的人倒是知道一些。
這些看似潦草的字跡,有很多都是拉丁文的縮寫,醫學術語簡寫,懂醫藥的人自然可以看懂,藥劑師是能看懂醫生的處方及病歷的,所以大家無需擔心藥物是否會配錯。
“孫爺爺字寫的真不錯。”何老師在一旁看到孫爺爺一手正楷字,筆跡工整清晰,感慨道。
“爺爺,你開的藥方,字跡為什麼這麼清晰?”胡戈問出了一個困擾著大家的問題。
孫爺爺自然明白他話的意思。
“這是因為我師傅教導我的時候,便是如此。”孫爺爺開口道。
其實,中醫藥方自古以來便是極為規範的。
因為中藥種類繁多,常用的便有數百種,經常會出現同名不同藥,同藥不同名的情況。
李時珍撰寫《本草綱目》,很大一個原因便是為了,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
及至現代,為什麼給植物分類,目的也是更準確的分類,辯識用藥。
至於後來逐漸變了味,這一點讓孫爺爺也很是無奈,不過他依舊恪守著自己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