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藍生物就此陷入輿論漩渦,短短几天就遭到各方攻訐。
甚至連藥物研究協會和監督協會都一齊驚動了。
而這樣的“醜聞”,也讓原本趨之若鶩的投資公司、風投基金熱情大減,不再爭搶著表達合作意願,紛紛持觀望之態。
連帶苗苗和李復的飯局也大量削減。
“我查過這篇文章的作者,五十二歲,是國內某三流醫藥大學的一個教授,名下帶了一個研究團隊,但從初創至今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就連發表的論文也只是刊登在國內某些二流社科雜誌上,沒有任何sci成績。”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所謂的“教授”,這樣一個廢柴一樣的團隊居然敢跳出來說研究成果是自己的?
哪來的底氣?
誰給的臉?
苗苗氣得雙眸晶亮,竭力壓抑其中翻湧的憤怒,終是剋制住了。
深呼吸,繼續道:“除此之外,我還查過那本刊物,出品方是學術界口碑很好的一個研究所。以前也不是沒有出現過這種檄文討伐的事,但文章發出來之前,他們都會對真實性進行調查,瞭解事情前因後果,確實如此才會決定刊登,然後印刷發行。”
但這次,顯然沒有,如果有求證,那麼不可能不驚動青藍這邊。
所以,對方直接不負責任地就發出來了。
李復若有所思:“……有沒有打電話問過這家研究所?”
“打了。”苗苗翻了個白眼兒,沒好氣道。
“怎麼說?”
“避而不答,支支吾吾,典型的做賊心虛!”
李復皺眉:“按理說,不該是這樣……”
“什麼意思?”
“這家研究所我也知道,就像你剛才說的,它在業內口碑一直很好,不該犯這種低階錯誤。”
苗苗冷笑:“知人知面不知心,沒準兒就是衝咱們來的。”
李復深深看了她一眼。
苗苗猛然醒神:“你是說……背後有人指使?”
“查!”
兩人分頭行動,李復親自去了趟這個研究室,不遠,就在鄰省郊外,一所高校旁邊,有趣的是這所高校正是那篇檄文作者任教的大學。
這下倒方便了李復,一下找齊兩個關鍵人物。
苗苗則聯絡御用法務顧問團,當天就對作者、刊物單位,以及印刷出品方各自發了律師函。
並及時對外公佈動向,力求將整個申訴過程透明化。
不是隻有對方才會利用輿論,她也可以!
而且聲勢更為浩大,態度更加坦蕩。
其次,廣邀業界內外媒體記者到場,青藍生物將召開一次全程直播、隨意提問的釋出會,連參會地點以及直播間id號都直接透過網路的形式面向全國人民發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