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老們老懷甚慰,覺得這兄弟二人總不算辱了嫡房的名聲。而平輩們見他二人平易近人,自然也樂得跟他二人來往。
故兄弟二人在族學裡也算如魚得水。
而明瑜、明琦兩人也各自進了族裡的女學讀書。
真正的大開眼界。
她們倆雖自小有喬父教習認字。又有藍氏教習女紅。在雲家村也算是數一數二的了。
莊戶人家哪裡有人花心思教女娃子認字讀書的?村裡的女娃那女紅做的也不如姐妹倆的精緻。故姐妹倆在雲家村一直覺得比別人強上一分。
哪知到了女學,才知道族裡的女娃子個個識文斷墨,那一手女紅更是必備的基礎。
好些人還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那算帳理家的本事也是早早就跟著家裡在學著了。
這姐妹二人只覺得自己和人家比起來差得不是一般多。便只恨不得一天能掰成兩天來用,好不落人後太多。
連琬兒都說在族學裡交了好多小姐妹,每天回來都開開心心地向喬明瑾稟報一番。
如此,一家人中,除去幾個小的,喬父是天天往外跑不見人影的,忙著與族人間修復關係,應酬交往。而藍氏則帶著喬母當家理事,這便就剩喬明瑾閒得發慌了。
雖然藍氏覺得她閒得難受。把家裡家外的帳薄,經年的老帳都統統丟給了她,但她還是覺得日子不如在下河村時來得充實。
如今她也不缺錢花了,她自己這兩年來掙的錢也夠琬兒的嫁妝和她的嚼用了。
前些天藍氏又給她補了一份厚厚的嫁妝。田產鋪子房舍都有,還有厚厚一沓銀票。比之她攢的那是翻了十倍不止。
她是個閒不住的。前些天便帶了丫鬟婆子到益州城裡逛了一圈。瞭解了一番益州的風土人情。便總想著能做些什麼,錢放在手裡也不能生出子來……
這般又隔了幾天,又有客人上門來了。
她已經習慣了,反正不說天天有客,但是隔三差五總會有。
這回她只聽下人稟報說讓她去三春堂見客,便抬腿去了。
也不需換什麼見客衣裳,她還沒習慣大戶人家一天換幾套衣裳的習慣。再者她家還在孝期,想必也沒人說嘴。
這回來的人,喬明瑾早聞其名。
還心說就嫁在益州城裡,喬蘭芬都來拜見了,怎的只她不見人?
沒想到今天就來了。
來的正是藍氏大哥家的長女藍彩蝶。